馬拉松

|共21篇|

回顧第一屆渣打馬拉松:以跑步穩定人心

體育比賽能推廣健康文化,為城市帶來商機,甚至凝聚人心。然而,在香港政府高規格的防疫政策下,有多項的大型國際體育盛事被迫再次取消,當中港人熟悉的渣打馬拉松,預計今年內舉辦無望。其實渣打馬拉松對香港有重大歷史意義,其首屆於 1997 年進行,當時香港正面對回歸,主辦方就希望以運動穩定人心。

【COP26】馬拉松淪「垃圾製造機」,減碳競賽開跑

跑步只需要一套運動服和水,理應是低碳活動,但一場馬拉松賽事,卻足以消耗百噸資源。有研究指,馬拉松涉及龐大碳足跡,一名跑手的年碳排放量多達 4.3 公噸,當中由法國飛往紐約已消耗 3.5 公噸,相當於其排放量的 83%。眼看熱鬧過後,跑道總遺留紙杯、蕉皮、毛巾等驚人垃圾山的問題,到底一場賽事,對環境造成多大傷害?

由「祝福之吻」到「別吻我」的波士頓馬拉松

經歷社會運動及疫情,停辦兩年的渣打馬拉松將於本週日復辦,期盼已久的跑手終於可以參賽,但參加人數預料只及以往的 4 分 1。著名馬拉松大賽波士頓馬拉松同樣事隔兩年於本月再度舉行,雖然比賽規模及形式與以往有所不同,但跑手及觀眾仍樂在其中。

武肺下,自助跑馬拉松的另一番意義

紐約馬拉松是著名國際大賽之一,每年 11 月第一個星期日,各地跑手都會雲集賽道上一較高下。今年比賽因武漢肺炎疫情而取消,有跑步組織以虛擬形式重新舉辦比賽,跑手可網上報名參加,自行選擇賽道,並要在兩星期內完成 26.219 英里賽程。在此艱難時刻,跑手們就透過比賽跑出別具意義的馬拉松。

愈跑愈瘋狂?小心跑步成癮

近年不少人喜歡以長跑鍛鍊體能,每次超越舊紀錄或者其他跑手,都會得到成功感,因而增加跑步次數,挑戰自我。但當生活步伐妨礙到跑步活動時,有些人就會變得煩躁不安,並且因沒有時間練跑而內疚,逐漸由對健康的追求,變成不健康地過度練跑。英國史丹福郡大學運動心理學講師 Andrew Wood 及心理學副教授 Martin Turner 就以專業角度,撰文指出跑步成癮帶來的危險。

為何跑馬拉松,會發生猝死事件?

馬拉松賽事結束,參賽者能挑戰成功,著實可喜可賀,然而,時有發生的猝死事件,卻令人惋惜。除香港外,這些不幸亦曾在外國馬拉松賽事中發生。2014 年,「福布斯」的藥物及保健專欄作家 David Kroll 博士便撰文, 提出部分跑手可能患有肥厚型阻塞性心肌病(HOCM)。

馬拉松哲學家:「如果沒有紀律,只會成為情緒的奴隸」

剛過去的周日早上,來自肯亞的馬拉松長勝跑手 Eliud Kipchoge 於柏林再度封王,並創下人類跑史上的新紀錄:2:01:39。他不但被「紐約時報」稱為史上最偉大的馬拉松跑手,也是馬拉松跑道上的「哲學家」。年屆 33 歲的 Kipchoge,至今仍維持著苦行僧一樣的飲食習慣,極度節制和有規律。他在訪問中提到:「只有紀律嚴明的人,他們的生命才是自由的。如果沒有紀律,你只會成為情緒的奴隸。」

紅眼:「陸王」—— 現實世界才沒有那麼熱血浪漫

茂木是天才運動員,是池井戶潤筆下的勝利組幻象。而現實中像他這樣幸運的人不多,努力和捨命相搏不代表一定會有回報。譬如說,劇中老常務一直勸阻宮澤社長研發陸王,於故事中是頑固「反派」,然而,唯獨他的想法才是最冷靜和理智的。觀眾心裡面早就明白這個道理,但大家都樂於陷進故事的自強奮鬥旋渦中,跟隨茂木一起飛奔,迎接奇蹟聖光。

九字尾:尋找生命意義的年紀

「時機很重要」,這不僅是人生道理,更有科學支持。有研究指人類的認知工作表現與時辰有 20% 關係、醫院在午間 3 點發生麻醉人為意外的機率比起早上 9 點高出 4 倍、在早上考試的學童成績比起在午間考試的好 —— 全都指向同一結論:對的時機做對的事,無往而不利。若將這結論置於整個人生中,那人生的重要時機何在?美國著名作家 Daniel H. Pink 新作指出,每逢歲數到了 9 字尾數關口,人較會作出自己從前未想像過的事﹐但心神一旦不慎,又會存在危機。

中產階級新象徵:長跑

根據 2015 年「中國跑者調查報告」:中國跑手平均年齡超過 30,大學學歷佔 70%,主要職業是 IT、政府、金融、地產。尼爾森中國體育人群調查報告的數字也顯示,長期做運動的人有「三高」:高學歷、高收入、高職位,收入比不做運動的人高出 36%,67% 有大學以上學歷,其中 28% 是管理層。對於城市的中產階級,長跑已成為新的身份象徵。

馬拉松會傷腎?

跑步健康,跑得愈多就愈健康?2010 年美國密西根州醫院一項調查指出,四成跑手在完成馬拉松賽事後出現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腎臟要健康,須保持水份充足及避免過熱,長時間帶氧運動隨時引致炎症及脫水,理論上有害腎臟機能,不過腎科醫生 Chirag Parikh 認為,長遠影響未明之下,暫時仍難以斷定長跑的好壞。

跑步古怪後遺:感冒、三急、黑甲水泡

兩個月後就是馬拉松大賽,你開始備戰了嗎?跑姿和呼吸固然重要,但比賽時若有任何不適,輕則打亂腳步,影響比賽成績,重則打垮身體,無法跑畢全程。無論你要跑步減肥,或要挑戰全馬半馬,以下 4 種跑步時常見的身體變化,都值得你注意細讀,以免你愈跑愈傷,弄巧反拙。

運動時飲運動飲品是常識嗎?

從層出不窮的運動飲料到近年標榜健身減肥的蛋白奶昔,關於做運動要喝甚麼和怎樣喝,運動新手經常被各種教條纏身,卻不知孰是孰非。事實上,這種迷思存在經年,1970 年代就曾鼓吹馬拉松選手減少補充水份以免影響跑步速度,今天的說法當然截然不同。人類構造不變,但飲食習慣的問題風向卻年年不同。究竟運動飲料是如何興起,如何被納入運動員的重要裝備?

Live Norish:維京人的鐵人體質

我有合理懷疑,大部分挪威人都有特別的基因,就算不是運動狂熱份子,也極喜歡挑戰人體極限。今年剛舉行的 Norseman Xtreme Triathlon,挪威版的超級三項鐵人賽,總長 226 公里,據說是世界上難度最高的三項鐵人賽之一。看過它的官網介紹,我覺得挑戰的人都是神人級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