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

|共20篇|

Threads 橫空誕生:能為 Twitter 帶來真正威脅嗎?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母公司 Meta 昨日正式推出全新社交平台 Threads,隨即引起全球轟動。Meta 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宣佈,Threads 上架後短短 7 小時內,註冊用戶已突破 1,000 萬大關。外界甚至形容 Threads 是「Twitter 殺手」,事關兩者功能極為相似。

【新詞】矽谷價值:科技巨頭與言論自由能相容嗎?

相信無論是讀者抑或社交媒體版主,都感受到網絡演算法如何左右了公共討論。除此之外,社交媒體不透明的檢舉和封號政策,以及大眾對「政治正確」的憂慮,都令人反思在電子世代,言論自由如何被蠶食。社運家 Jillian York 在 2021 年出版的著作 Silicon Values,就提出矽谷價值一詞,反思在科技巨頭的壟斷下,言論自由的未來。

2022,矽谷夢滅?

美國科技界蓬勃發展多年,再遇疫症迫使全人類上網,造就行業爆炸式增長。但如今蘋果及 Meta 的估值急降,多間企業大規模裁員或暫停招聘。再者,聯儲局屢屢加息,民眾對科技龍頭的好感減退,這令不少人開始質疑,矽谷的黃金年代是否已到盡頭。英國「衛報」就此請教多位專家,答案卻難一言以蔽之。

膚淺就是金礦,低端人口成為中國科企的致勝關鍵

小米 7 月初在香港主板掛牌,甫上市即急劇起伏,成為香港財金界的熱話。除了小米,縱觀全球股市,其實中國科網公司都可謂今年的新股風頭躉,吸引到外國一群具高教育程度和國際視野的精英所支持。有趣的是,如今有一部分嶄露頭角的中國科網公司,其中國的主要消費族群卻正好跟這批海外精英投資者相反,是一眾生活於四、五線城市的低端人口。

前 Google 員工:科技設計就是要你上癮

身為產品哲學家和 Google 前設計倫理學家,Tristan Harris 認為一間科技公司真正以人為本,理應盡量令用家感覺充實,不會浪費時間。但以他在業內的所見所聞,如今所謂「良心」的科技設計,頂多只是令人察覺自己的使用習慣出現問題,而未有真正關懷用家的需要。他更批評,多間矽谷巨擘花盡心思,只為研究如何叫你科技上癮。

「歐豬」愛爾蘭:如何吸引 Google、FB 投資?

愛爾蘭新任總理 Leo Varadkar 今年 38 歲,印度移民,兩年前公開出櫃為男同志。而 6 年前,愛爾蘭還是「歐豬」五國之一,被「經濟學人」稱之為「歐洲乞丐」。但她大力節省開支、降低國債,兩年內就脫離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的紓困。2015 年,愛爾蘭經濟成長率近 8%,被「福布斯」選為「全球最適合經商的國家」。愛爾蘭不只走出豬圈,連續三年經濟成長率都是歐元區最高。

重新定義國際關係:丹麥將設「數碼外交大使」

據說像蘋果、Google、微軟這些龍頭科技公司「富可敵國」,比不少國家還要有錢,除了「有錢」,這些科技公司的影響或許比許多國家還要大,舉手投足影響全球各國的經濟、科技和國民生活。丹麥早前甚至決定成立「數碼外交大使」(digital ambassador),來專門與這些科技「大國」打交道。

用 AI 創造智能管家,下一波科技巨浪來臨!

Iron Man (鐵甲奇俠)裡,帥氣的 Tony Stark 凡事不需要自己動手,只要開口「對著機器說話」,他專屬的人工智能管家卓維(Jarvis)就會幫他把一切打點好。如今這個場景從電影走向真實,付諸實現的,正是臉書的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日前,他秀出花了一年時間設計的居家 AI 系統 Jarvis。能控制家裡的燈光、空調、音樂,甚至在他起床時,主動幫他烤好吐司。

朱克伯格來了,Startups 應當恐懼

「我們是微軟,反抗是徒勞的。」(We are Microsoft, resistance is futile.)此笑話旨在諷刺在 Bill Gates 治下的微軟猶如巨獸,對競爭對手施殘酷手段——不是收購新興對方,就是開發同一款產品,以龐大的用戶群勝出競爭。最近有指,現時 Facebook 的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的手段,與往日的 Bill Gates 如出一轍,是個 Startups 應當戒慎恐懼的企業家。

Chester Ho:科技發展追落後需要甚麼?

政策到底是離地還是高瞻遠矚,並不難分。政府有沒有花心思去理解社會的定位,評估政策是否可行,大家很容易就可以知道。相比房屋、交通、醫療等牽涉民生和大量既得利益者的範疇,科技政策的爭議性一向較低,亦因此有較大的空間多做嘗試。但在科技發展方面,香港絕對是在追落後。

鄭立:用投資者的角度去看事情

我認識很多創業家都說找不到「金主」,金主這個說法其實很玄妙,他好像就是一群無厘頭就會出錢的人。甚至說,一種慈善家?總之,有錢就拿出來,要怎樣用你就不要管了這樣。我覺得這個詞語,是很容易令人誤解的。這些人,是有想過從出錢中得到回報的投資者。

科技股走勢 還看……乒乓球檯?

Intel 風光不再,上個月才宣布裁員 12,000 人,本周再證實準備退出手機市場。外界驚訝 Intel 走下坡,Simon Ng 卻早就心中有數。不過,他並非業內人士,更非市場專家。他只是個在矽谷賣乒乓球檯的商人。「Intel嗎?一年前就沒入貨了。」至於收入大減、賣盤在即的 Yahoo!,「他們很久沒幫襯了。」那麼近期業績令人失望的 Twitter?「自從 2014 底,就沒再定期買新球檯了。」他認為只有兩個原因,不是 Office 無位,就是「公司有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