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家達爾文在 1859 年出版「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不單寫下科學史的重要一頁,也影響了無數思想家。哲學家史賓莎就留下世紀名言「survival of the fittest」,清代思想家嚴復翻譯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並應用在社會科學,想像人文世界也是跟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有科學家的研究卻打破這個觀念,指出「物競天擇」,應該是「善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riendliest)。
生存
|共5篇|
Moyashi:妖星哥拉斯 ——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攬炒從一開始就是藉著毀滅來重生,而非群體的自滅。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活下來會衍生其他問題,但要活著才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鄭立:第一滴血 —— 生存就是勝利?與敵人鬥長命是甚麼回事?
藍波的「鬥長命」,是與敵人一起消耗、一起痛苦、一起忍受不斷惡化的環境,讓對方受不了,而因為藍波比他們更能吃苦、適應惡劣的環境、願意吃狗也不吃的食物,所以才可以炸油站、截電力,攬炒全部人,讓整個環境惡化。
糧食危機:大屠殺的先兆
當一個國家天災連年,同時面對環球經濟衰退和國際孤立,就很有機會出現糧食危機。糧食短缺足以引起可怕災難,有學者估計,1958 到 1961 年間,中國的「三年大饑荒」就令 3,600 萬人餓死。去年更有學術研究提出,糧食危機很有機會引致大屠殺。
鄭立:狂砂小子 —— 大愛是你有條件時才有的選擇
故事中並不是沒有好人,作者很刻意的放了一個高大英俊心善而且武藝高強的英雄進去,可是在這作品中,他只是一個被愚弄的角色,而他沒死掉,也不過因為有好的身體與家庭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