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鋰爭我奪背後是國家安全

A+A-
圖片來源:Shen Chunchen/VCG via Getty Images

在電動車崛起的年代,鋰(Lithium)的重要性無可比擬,全球供應短缺下,與鋰相關的合成材料價格更是愈升愈貴,令鋰這種被形容為「白色石油」(white petroleum)的新能源基礎建設支柱,逐漸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但同時卻漸漸引起一些健康隱患,甚至國家安全憂慮。

近日歐盟委員會正在評估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HCA)的一項提案,擬將碳酸鋰(Lithium Carbonate)、氯化鋰(Lithium Chloride)和氫氧化鋰(Lithium Hydroxide)歸類為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材料,並於 7 月 5 日至 6 日舉行會議,預計生效日期會介乎 2022 年底至 2023 年初。而若這項法案獲得通過,將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

首先,鋰市場會令市場出現供求失衡。

今次若歐盟規管鋰化合物,由於提高鋰生產的門檻,鋰價很大可能上升,令鋰生產價值變得更昂貴,甚至令鋰生產商把未來的電池回收和鋰電池製造業移出歐盟。

原理跟去年石油價格上升相近,一方面有石油公司為減碳而削減資本開支,一方面疫後全球經濟重啟刺激需求,石油價格隨之而飆升,也令美國在石油市場的定價能力變弱。

對此,全球最大鋰生產商 Albemarle 就率先表示,如果歐盟將鋰列為危險材料,就不得不關閉其位於德國 Langelsheim 的工廠,也將對歐洲生產、使用和回收電池用鋰化學品增加額外負擔。

事實上,碳酸鋰的價格近年本身已一直上升,按年更升幅為 432%,4 月份價格達到每公噸近 62,000 美元,相比之下,6 年前的平均價格只為約 11,000 美元,今次法案若獲批准,恐怕會進一步推高價格。

稀土要變得更「綠」,美其名當然是出於碳中和目標的考慮,要符合歐盟 2050 碳中和淨零碳排目標,但或許還有一個不能說的原因:地緣政治角力。

歐盟一直在電池行業上希望本土化產,但以現時市佔率來看,似乎整個行業側重於亞洲:中國的寧德時代,在鋰電池製造商市場份額為 32.5%;韓國 LG 化學以 21.5% 的市場份額位居第 2,日本松下以 14.7% 緊隨其後。從上游設計到下游製造,亞洲也有獨特優勢,是一門十分成熟的產業,能夠做到成本優勢。

有見及此,出於「安全」考慮,今年歐洲議會環境、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委員會投票通過「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規定不同行業計算鋰產品生產週期的碳足跡,包括輕型交通工具電池和內部存儲能量超過 2 kWh 的電動汽車電池與可充電工業電池。

今次法案,更確立電池碳足跡統一的計算方法、碳足跡性能分級方法以及最大碳足跡限值,涵蓋電池從原材料生產加工、使用、退役及回收利用的全生命週期。

現時歐洲電池產業在人才、技術積累、原材料供應,甚至產業鏈構造上,全面落後於亞洲,但如果歐盟就能夠藉各種手段建立「綠色壁疊」,不論是通過嚴格的電池環保標準抑制亞洲電池製造商的發展,抑或是透過設立「碳關稅」吸引製造業回流,大家也不能否認,這個世界正在蘊釀一場綠色戰爭。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