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不上電動車熱潮的電池產能

A+A-
正在安裝電池的電動車。 圖片來源:Jan Woitas/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2021 年,電動車全球銷量佔比不足 1 成,但預期到 2030 年會增長至全球銷量的一半。電動車發展勢不可擋,伴隨而至的,就是龐大的電池需求。投資管理及研究服務公司 Bernstein 估計,到時電動車產業對電池生產的需求將增長 9 倍,達到 3,200 吉瓦時(Gigawatt,GWh)。「經濟學人」報道,在電動車熱潮真正來到前,行業,尤其是西方製造商恐怕要先面對整體電池產能追趕不上的現實。

電池生產很關鍵,規劃與現實卻有落差

相比 Bernstein,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的估算更進取,指全球電池需求到 2030 年將達 3,900 吉瓦時。增產自然是直接滿足需求的方式,例如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就在本月 12 日公佈,將斥資 73 億歐元在匈牙利建設第二家歐洲超級工廠,計劃年產能為 100 吉瓦時。全球還有不少投資電池生產的計劃,諮詢公司 Benchmark Minerals 綜合分析指,若所有計劃成功實現,到 2031 年全球就有 282 家全新超級工廠投入生產,全球電池產能也能達到 5,800 吉瓦時。

乍看之下,未來電池產能完全可以滿足電動車生產需求,但一切暫時仍屬「計劃」。另一家諮詢公司 S&P Global Mobility 的供應鏈專家 Matteo Fini 提醒,超級工廠需時 3 年才能建成,且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全面發揮生產能力,所以到 2030 年實際產出或有不足。此外,不同製造商都有其獨特技術及規格,導致不同工廠生產的電池不能互相替代,構成另類問題。Bernstein 計算中國比亞迪、寧德時代、韓國 LG、三星、SK innovation 和日本松下共 6 家老牌電池製造商,目前及未來承諾的供應量,到今個年代末只有 1,360 吉瓦時。「經濟學人」指,這意味著電池產能要平衡需求,還必須靠新進企業參與,但要打入這個資本密集的行業絕非易事。

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令西方電動車行業更加憂慮電池需求。中國現時在電池製造領域處於主導地位,擁有全球電池近 8 成產能。Benchmark Minerals 預測,中國的份額在未來十年只會輕微下降至略低於 7 成。屆時,美國只佔全球產能約 12%,其餘大部分屬於歐洲。結合 2030 年估計售出的 3,100 萬輛電動車來看,美國佔當中不足 500 萬輛,歐洲約 800 萬輛,中國則有 1,500 萬輛。「經濟學人」最不看好歐洲製造商,報道指歐洲製造商相對依賴中國,若將來繼續採用由中國生產、以相對不潔淨的煤電能源製造的電池,當歐盟落實徵收碳密集型進口產品關稅時,成本會增加 5% 至 8%,大約為每輛車 500 美元。

製造之前,還有原材料供應待解決

西方車輛製造商還要面對開採原料的環保問題。例如佔全球鎳金屬產量 37% 的印尼,當地產量雖然大幅增加、供應充足,但出產的鎳質素卻不足夠,若要用來製電動車電池,就需要二次冶煉。如此一來,其碳排放就會是加拿大、新喀裡多尼亞(New Caledonia)或俄羅斯等地礦產的 3 倍。生產過程額外的碳,會破壞製造電動車的減排目的。而鈷礦資源豐富的剛果民主共和國,由於牽涉成年人及大量兒童在惡劣條件下手工開採,許多西方汽車製造商已表示不會採用。

至於鋰,由於有不同的新開採項目,有望於 2026 年再次出現供過於求,但大多數鋰礦都在中國,且屬於質素較低的礦產,加工成本會比澳洲的硬岩採礦或拉丁美洲的鹽水抽取更高。想取得高質素礦產絕不容易,例如,智利提議將所有自然資源國有化的新憲法草案,並將於 9 月全民公投;澳洲的採礦稅則甚為高昂。最大的上市鋰生產商、化學品製造公司 Albemarle 較早前就警告,儘管業界努力釋出更多供應,汽車製造商到 2030 年仍將面臨激烈的鋰金屬競爭。報道解釋,這是由於建造礦場需時 5 到 25 年,而近 10 年內幾乎沒新礦場投入營運;大型礦業公司一方面不願涉足規模太小的綠色金屬市場、另一方面亦擔心剛果這類難以監管的國家,能否保證合約有效執行。

即使西方電動車行業成功獲得足​​夠的金屬及電池製造能力,中國近乎壟斷的提煉地位,又是另一供應鏈難題。中國公司提煉全球近 70% 的鋰、84% 鎳及 85% 的鈷。商品交易公司 Trafigura 預測至少在未來 5 年,中國鎳、鈷的提煉份額將保持在 80% 以上;與電池製造一樣,中國以煤炭發電提煉這些資源。Trafigura 認為,最重要的是歐洲及北美公司將主要依賴中國供應商,將一半礦石資源轉化為電池材料;歐美需要多元渠道以解決電池供應鏈問題。美國拜登公佈將投資 30 億美元建立國內電池供應鏈的藍圖、歐盟的電池聯盟(European Battery Alliance) 去年在整個供應鏈上投資了 1,270 億歐元,預計到 2030 年將再增至 3,820 億歐元,這些投資,能否幫助歐美實現電動車電池自給自足,尚待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