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溫超導體」何以意義重大?

A+A-
室溫超導體相信可以節省超導磁懸浮系統的製作成本。 圖片來源:Carl Court/Getty Images

近日在論文預印本網站 arXiv 上,出現一篇由 3 位南韓物理學家合著的論文,聲稱可在室溫和恆常氣壓下,合成名為 LK-99 的超導體。世界各地實驗室甚至是個人愛好者紛紛嘗試自行製造 LK-99,在社交媒體上掀起熱話。儘管該團隊已表明那篇論文並未經其許可發表,亦有待同行審核,但已令公眾好奇此技術將如何開創科學新紀元

甚麼是導體和超導體?

在電導率的光譜上,一些較易導電的物質,包括銀、銅等大多數金屬,被稱為導體。電線通常以銅製造,但銅在傳輸電荷時會出現阻力,令部分電力流失。超導體處於光譜的一方極端,因零電阻而被視為最佳導體。一般導體在冷卻時,導電率會增強;升溫時則減弱,這些變化會持續。而超導體物質在達至某個溫度臨界時會產生突變,形成零電阻、完全抗磁性此兩大基本特質。

超導體為何難得?

物理學家早於 1911 年已得悉超導體的存在。至今已知的超導體,其物料必須在極低溫(例如鉛需攝氏負 266 度),或極高氣壓(如大氣壓的最少 1 萬倍,或太平洋底部壓力的 10 倍以上)環境中合成,故期間需用上大量能量,過程也極為複雜。

室溫超導體如何推進現有技術?

如能在室溫、常壓之下合成超導體,將為不少技術帶來突破,包括使傳電效能提升、充電速度加快、電池容量增加;實現無碳核聚變能源;並使量子電腦更能廣泛應用。

  1. 磁力世界中的應用

現今的磁共振成像(MRI)儀器,需產生比地球強 3 萬倍的磁場,才能使人體內的氫原子核定位成像;當中的鈮鈦合金需以液氦冷卻產生導體。如能在室溫下合成超導體,將更易製造出功能更強大、更省能源的 MRI 儀器。這種超導體還有助改善磁懸浮列車性能;日本的超導磁懸浮系統在 2015 年的測試中達至每小時 600 公里,室溫超導技術將可節省這類系統的製造成本,且更容易操作。

  1. 不會斷電的世界

電池 —— 由 AA 電池以至容量約為 100 kWh 的 Tesla 電動車鋰離子電池,皆是以化學方式儲存能量,繼而轉化為電力,期間會損失部分能量,減低儲電效率。而超導磁儲能系統(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SMES)是以一條環形的超導線,透過當中的電子不斷旋轉,釋放出大量電力,是一種無限流動、沒有損耗的電流。現時 SMES 需在足夠低溫之下才能運作,而室溫超導技術將令其應用更為廣泛。

  1. 實現核聚變發電

幾十年來,物理學家試圖以核聚變方式,透過迫使原子聚集在一起來發電,比以核裂變發電更安全和高效;但過程中需有效控制反應堆,才能產生可用電力。法國的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ITER)依靠超導體產生的磁力來控制,但這種設計需維持在超低溫之下運作,因耗費龐大能量而有礙發展。室溫超導技術將有助克服此難題,有望研發出最大淨功率的核聚變反應堆。

  1. 使量子電腦更實用

近年的量子電腦,包括 Google 的 Sycamore 處理器,都依賴超導體系統驅動,因而需要在極低溫之下運作;即使只添加一條電線以便傳輸信息,也可能使其過度升溫。室溫超導體將有助改善此情況,使量子電腦更為實用。

那麼,LK-99 是否真的研發成功?

Google 的量子處理器 Sycamore。 圖片來源:Peter Kneffel/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物理學家 Sinéad Griffin,根據 LK-99 所用物質進行了電腦模擬測試,發現當中的原子相互作用出現異常,可能與超導性有關,但需更先進的模擬技術才可確認。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物理學家和工程師一直嘗試自行製造該物質。商業航天公司 Varda Space Industries 工程師 Andrew McCalip 曾在 Twitter 上直播其實驗,並創造出一塊能懸浮在磁鐵上的岩石。LK-99 論文的作者聲稱其樣本也產生了名為邁斯納效應(Meissner effect)的抗磁性現象,被視為具超導性的證據,但亦可能是由許多其他磁反應所致。LK-99 至今亦尚未證實其電阻率為 0。

意大利物理學家 Lilia Boeri 擔心,這股熱潮或會分散其他超導體研究的注意力;例如氫化物是由氫及其他元素合成的超導體,至今只能在重壓環境下產生。在許多應用下,即使超導體不能在「室溫」下合成,只要以液氮取代液氦冷卻,已能獲得節能等巨大優勢。然而,現有的「高溫」超導體雖已通過測試,但要應付大多數實際用途,似乎仍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