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產業鏈的經濟價值龐大,珠玉在前,各國自然垂涎覬覦,各出其謀去提高這個產業的入場門檻,爭取最大利益,繼續利用 ESG 概念打氣候貿易戰。
2022 年 12 月 9 日歐洲理事會和議會臨時同意更新「歐盟電池規則」(EU Batteries Regulation),對歐盟的電池市場進行更嚴格規管,要進行一系列盡職調查,確保採購、加工和貿易原材料如鈷、天然石墨、鋰、鎳的過程符合新準則。
新準則明顯是看重產業鏈的 ESG 表現,要求電池商尋求獨立第三方評估,檢查的風險類別包括跟環境(E)相關的空氣污染、用水、土壤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以及與社會(S)相關的健康與安全、勞工權益、人權和社區等。
不過理想歸理想,現實情況是要把供應鏈做到「可持續發展」不容易,滙證分析員在報告也寫道,大部分原材料現在也源自具重大 ESG 爭議的國家,如剛果鈷、印尼鎳;同一時間,社會(S)因素與歐美國家一直有分岐的中國,也主導提煉、加工、回收電池等環節。
除了在原材料生產過程上建立綠色壁壘,去年在「鋰爭我奪背後是國家安全」一文也指出 ,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HCA)的一項提案,擬將碳酸鋰(Lithium Carbonate)、氯化鋰(Lithium Chloride)和氫氧化鋰(Lithium Hydroxide)歸類為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材料,不過最新情況是相關討論陷入膠著。
一來是歐盟也發現 90% 的稀土與 60% 的鋰,都在中國生產製造,對歐洲本土經濟並非好事,故有必要爭取時間推動「關鍵原材料法案」(European 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提升電池在「歐洲製造」的佔比,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二來是業界專家認為,有關舉措會增加安全處理成本,如之前在「氣候貿易戰中歐美為電動車鬩牆」提到,產業的利益分配,連美國和歐洲也有分岐,美國 2022 年通過的「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正鼓勵電池與綠能投資,向歐洲搶生意。
事實上,國際能源署(IEA)於 2021 年 5 月,發佈了長達 227 頁的報告,表示到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放量,並在本世紀末將全球溫度上升限制在攝氏 1.5 度是可能的。前提是全球能源系統的改革,如電動車需要由現時佔全球汽車銷售的 5%,提升至 2030 年的 60%。不過達到這個目標之前,最重要的似乎還是各國如何重新分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