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兩極化,哪些國家是「肉食大國」?

A+A-
在 1960 年代,當時經濟尚未起飛的中國,人均肉類消耗量每年還不到 5 公斤,但如今已超過 60 公斤。

許多人決心減少吃肉甚至戒肉,有著各自的考慮因素,常見包括追求健康人生,關注動物權益,或致力改善環境污染。BBC 形容,如今英國 3 分之 1 國民聲稱要停止或減少進食肉類,且認同具有潛在益處。而在美國,大概 3 分之 2 的國民都表示他們基於健康生活的自覺,會減少吃肉。

然而,即使不少人信誓旦旦向肉類說不,統計數字卻顯示,過去半個世紀,全球肉類消耗量不但有增無減,並且由 1960 年代的 7,000 萬噸急速上升到 2017 年的 3.3 億噸,增加幅度接近 5 倍。

其中一個解釋,想當然是因為人口增加。在 1960 年代,全球僅 30 億人口,而今天已有超過 76 億人口。不過,這個比例仍然無法充分解釋肉類消耗量為何在半個世紀內暴增。另一關鍵因素,是普羅大眾的收入顯著增加。在這 50 年期間,全球人均收入增長兩倍有多。在普遍情況下,國民經濟條件改善,往往跟該國的肉類消耗量成正比例。

換句話說,世界上不但多了人口,而且多了吃得起肉的人口,與此同時,亦反映了貧富懸殊問題嚴重加劇。因為部分國家的肉類消耗量遠遠跑輸 5 倍增長幅度,甚至大幅落後。在缺乏經濟條件的低收入國家,肉類仍然不是人人能夠負擔的奢侈品。譬如說,在埃塞俄比亞,國民一年平均只是吃 7 公斤肉,盧旺達和尼日利亞分別是 8 公斤和 9 公斤,而一般歐洲人的肉類消耗量是這個數字的 10 倍。

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人均肉類消耗量也大增。不過,數據並未反映所消耗肉類的品質和浪費等情況。

肉類消耗量的大幅飆升,主要來自愈來愈多經濟崛起的大國,於脫貧之後成為中等收入國家。近幾十年來,中國和巴西的經濟增長迅速,這一點在國民的吃肉趨勢上最能反映(只有印度因為國家宗教關係,經濟狀況並沒有反映在肉類消耗量之上)。

在肯亞,由於經濟發展滯後,國民的肉類消耗量自 1960 年代至今,幾乎沒出現過變化。但在中國和巴西,情況則有著翻天覆地的改變。在 1960 年代,當時經濟尚未起飛的中國,人均肉類消耗量每年還不到 5 公斤,但到了 80 年代末,消耗量已經增加到 20 公斤,而過去數十年的「肉食指數」又再翻了兩倍多,至今超過 60 公斤。巴西的情況大致相同,該國自 1990 年至今,肉類消耗量已增加接近一倍,升幅雖然不及中國那麼驚人,但同樣遠遠超越所有西方國家。

歐美國家雖然有不少人提倡減少進食肉類,鼓勵素食,但 BBC 引述美國農業部(USDA)和歐盟最近發表的數據,認為在過去幾年,歐美等地的人均肉類消耗量仍持續增加。「我們或以為大眾愈來愈偏好不吃肉,但美國在 2018 的肉類消耗量,幾乎是十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不過,歐美地區在消耗量趨升的同時,肉類的品種正發生變化,就是減少紅肉 —— 即是牛肉和豬肉,以更多的雞肉或家禽肉類取代。眾所周知,飼養牛隻所需要的天然資源更加昂貴,土地的使用量以至溫室氣體排放量,約莫是養雞的 3 至 10 倍。若無法改變肉類消耗量,改變所進食的肉類都是一個值得參考的做法。以美國為例,家禽所佔的國民肉類總消耗量,已由 1970 年代的 25%,大幅提高至現時的 50%。

實際上,全球「肉食大國」激增,除了是國家經濟起飛的證明,也是一個健康警號。研究表明,每餐進食過多紅肉及加工肉類,最終會令心臟病、中風和癌症出現的機率大幅提升。儘管今日有更多人吃得起肉,不過 BBC 提醒:「適量進食肉類和奶製品,確實能改善人們的體格健康,但在許多國家,肉類的消耗量其實已遠遠超出了它的基本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