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

|共20篇|

雖遠必誅:一場被印度追殺到加拿大的獨立運動

加拿大有錫克教領袖 3 個月前遇刺身亡,總理杜魯多直指是印度特工所為,令兩國關係跌入谷底,錫克教獨立運動是問題的核心。經歷多年血腥鎮壓,印度國內的錫克教獨立運動早就一蹶不振,但仍然活躍於海外錫克教社群,印度為此經常向西方國家施壓,早就是印度外交上的暗湧。究竟錫克教獨立運動甚麼回事?終極目標是甚麼?

戰虎外交:印度極端民族主義,正觸發國際間衝突?

在強硬民族主義當道的世界,外交愈來愈少談判讓步的餘地。當中國以「戰狼外交」聞名國際,印度新聞工作者 Kunal Purohit 就在雜誌「外交政策」撰文,批評印度總理莫迪的極端印度教民族主義,並將其衍生的強硬外交稱為「戰虎外交」(Tiger Warrior),指這種作風正引發區域與國際關係緊張。

在人類歷史中,吃人肉曾經是神聖而普及

在現代文明中,同類相食(cannibalism)一直被視為禁忌。在近代,一些發達國家的傳媒和流行文化產物,會透過食人族的故事,把南美、非洲、太洋洲等發展中地區,塑造出野蠻和落後的形象。其實吃人肉的習俗,遠比我們想像中普及,而且在某些時空曾被喻為神聖。

「打死不離喇星夢」:被印度小粉紅杯葛的電影

香港近日上映的印度電影「打死不離喇星夢」(Laal Singh Chaddha),由「印度劉華」之稱的阿米爾汗(Aamir Khan)監製兼主演。故事改編自荷里活名作「阿甘正傳」,主角亂入多個敏感的歷史場景,政治取態卻與執政黨不合,遭到極端民族主義者群起杯葛,18 億盧比製作費恐難以歸本。

為何印度連雞蛋也要禁?

雞蛋已成為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街頭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亦成為印度教徒的攻擊對象。在傾向印度教民族主義的總理莫迪領導下,政府近年積極採取措施推廣所屬宗教,並排擠伊斯蘭教徒及其他團體,連帶雞蛋也因觸及堅持素食的印度教教徒神經而被地方政府所禁。然而,不少印度教教徒亦難以認同禁蛋,因會影響其生計及健康。

打擊波里活,印度在幹嗎?

近日舉行的 T20 板球世界盃,有印度穆斯林慶祝巴基斯坦勝利,被控「主張有損民族融合」。在印度,印度教徒與穆斯林關係素來緊張,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就有部分政策針對國內穆斯林。「經濟學人」報道,政府眼中穆斯林色彩濃厚的波里活電影業,也成為打擊目標。

印度地方立法,「打撃」愛情聖戰?

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衝突從未止息,近日,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管治的印度最大邦北方邦通過法令,任何人以婚姻強迫其伴侶改變信仰,將被判處最高十年監禁。部分印度教徒及政治人物,又指控穆斯林發動「愛情聖戰」(love jihad),這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公民身分修正案】印度教和穆斯林日漸決裂

美國總統杜林普上週到訪印度期間,當地民眾再因「公民身分修正案」一事上街抗議,最終演變為暴力衝突,造成至少 30 人死亡、200 人受傷。有穆斯林學生記者為報道事件不惜走上前線,但身處抗爭現場時,他不得不將自己的宗教信仰「隱藏」起來,以防遭到極端印度教信眾攻擊。

印度「公民權修正案」,世俗主義步向終結?

印度阿薩姆邦的公民登記計劃今年 7 月結束。結果出爐,約 190 萬人遭剝奪國籍身份,有指這次是針對穆斯林的排除行動。日前,印度議會通過另一項法案,為 2015 年前來自鄰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及阿富汗的非法移民,提供獲得公民身份的渠道,然而穆斯林不會獲批准。印第安納大學政治學教授 Sumit Ganguly 在媒體「外交政策」撰文,指莫迪政府此舉,可能為國家一直以來的世俗主義傳統敲響喪鐘。

這些印度山村村民,是亞歷山大遠征軍後裔?

印度西北部喜瑪拉雅山區的小村落馬拉那(Malana),以生產大麻製品而聞名,但村民的身世卻比大麻更加迷幻。相傳在 2,300 多年前,亞歷山大大帝的遠征軍征戰至印度,部分傷兵屯駐於此,成為馬拉那村民的祖先。雖然我們未必能夠憑藉村民的外貌找到蛛絲馬跡,但他們所操的語言確實與別不同,村政府甚至實行獨特的兩院制,難免叫人懷疑這是承襲自古希臘的民主傳統。

低標危機

“The greater danger for most of us lies not in setting our aim too high and falling short, but in setting our aim too low and achieving our mark.”
— Michelangelo, Italian Artist

大部分人的危機不是好高騖遠而未達預期,而是順利完成定得過低的目標。
— 米高安哲羅(意大利藝術家)

賤民抗爭手段:轉信佛教

佛教雖然源於印度,但在印度早已經式微,不過近年卻出現一股復興之勢,幾乎每日都有數百名印度教徒集體皈依佛教,原因卻遠不是出於心靈需要,反而是出於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及社會抗爭,而近年右翼印度教民族主義高漲,更成為這場抗爭運動的催化劑。

印度反嫁妝運動

根據印度的婚嫁傳統,女方需付嫁妝予姻親,但嫁妝金額之大,叫很多家庭都吃不消。結果,為了一場婚姻,有的負上巨債,更有女性賠上性命。直至去年,當地有組織發起反嫁妝運動,聯同宗教領袖,展開遊說及教育工作,希望阻止再有悲劇發生,令紅事變成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