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

|共37篇|

漫天烽火,烏克蘭樓價不跌反升?

受俄羅斯入侵影響,去年烏克蘭經濟萎縮 3 分 1,通脹率升了 4 分 1 以上,需要仰賴西方社會的數十億美元資助來替政府買單。但戰事持續至今,僅得靠近前線的東部和南部地區樓市重挫,反觀西部的樓價增幅高達 75%,就連首都基輔北部的樓房也熱賣當中。為何漫天烽火之下,地産交易如此旺盛?

蝸居亦成美國人置業首選?

不少居於小單位的港人,都會羨慕歐美地區的獨立大屋。但面對高按揭利率,成本有限的美國人也開始要退而求其次,選擇沒有飯廳及浴缸的小單位。縮小住宅面積在當地愈來愈普及,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小房子不僅可助預算不足的買家圓上車夢,更可提高建築商的利潤,因行業目前正要應對不斷上升的勞動力及建築成本。

合購房屋潮:友情終極考驗?

從香港、南韓到英國,年青人想要置業,難過登天。乾脆放棄的不少,仰賴父母的也多,其他就靠省吃儉用存錢,或炒股炒幣中頭獎。近年在美國,則逐漸流行「合購」(co-buying)。但與自己共負房貸的人,卻非親屬或配偶,而是知己好友。「講錢失感情」這個魔咒,能否就此打破?

紐西蘭青年擇偶條件:能一起供樓

香港樓市連續 11 年成為全球最難負擔的房地產市場,市民要不吃不喝近 21 年方能成功置業,就算近日可靠打疫苗參加樓盤抽獎,成功機會也似乎微乎其微。據「衛報」報道,紐西蘭人也面對置業難題,不少年青人因此用交友程式尋找另一半,以「夾錢」圓買樓夢。Tinder 發言人指出,紐國用戶在自我介紹中提及「買屋」一詞的次數,一年內增加 2.6 倍,有些人純粹出於幽默,有些人則是認真尋找可共付房貸的伴侶。

為何美國人明知天災多,偏向災區搬?

水淹紐約地鐵站的影片,早前在社交媒體瘋傳。在美國,極端天氣引發的災害並不止於此,路易斯安那及密西西比兩州受颶風吹襲,近百萬人斷電斷水;山火迫使數萬名加州居民逃離;田納西州至少 20 人死於山泥傾瀉…… 氣候變化持續,危機只會更大。但為何愈來愈多美國人,明知有天災,偏向災區搬?

陶傑:恒大亮起的紅燈

事緣一封求情信,由恒大發出,向廣東省政府要求:准許恒大借殼回歸 A 股上市,期限在明年 1 月底,否則會爆發「金融系統性風險」,此震撼中港市場信心的「恒大事件」,與「大規模維權事件」等五大危機,字裡行間,觸目驚心。

印度新市鎮的標誌性建築:「爛尾樓」

在印度新德里南郊的新市鎮諾伊達(Noida),有一個寄寓「希望」的樓盤 Wish Town,開售之初以「綠色和寧靜」作賣點,吸引不少人借錢買樓。但自 2016 年起,它的建築工作兀然停止,4 萬個單位只有半數能交樓,餘下的皆淪為空殼。「上車夢」落空,買家無辜負債,「爛尾樓」逐漸成為諾伊達的標誌,華爾街日報更將之形容為「鬼城」。

「他媽的錢」:韓國年輕人的消費現象

工資永遠追不上開支,買樓只是夢想,唯有偶爾揮霍一下當作自我獎勵,相信這是不少人的生活態度。在韓國年輕人之間,亦有類似的消費文化,並衍生出流行用語「他媽的錢」。此詞早見於 2016 年,指的是「藉著某項不必要的開銷,助人渡過艱苦的一天」,既然前景黯淡未明,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新加坡「組屋神話」將要破滅?

身為(沒財沒勢沒父幹的)香港人,打從出世就要為樓死為樓忙,於是每逢說到新加坡的組屋制度,也總是一臉羨慕妒忌恨。廉價樸實的組屋,讓大部分人有瓦遮頭,助年青夫婦組建家庭,並提供成為業主的跳板。然而,這道相信是最受歡迎的國策正面臨危機。近 8 成星洲人購買的「建屋發展局」住宅,如今正在跌價,拉闊了與私人公寓的差距。業主的樓換樓美夢難成,政府亦因此頭痛。

售樓廣告的哲學

回望 6、70 年代的日本售樓廣告,住宅商品化的過程,某程度是「家庭」商品化的過程。透過銷售住宅的「空間」,連帶將「理想家庭」的印象一併輸出滲透到社會中,建構出以「家族」與「職場」二元空間為核心的社會現實。

石 Sir:英國搵樓手記

我倆初到英國不熟行情,當然想有甚麼都看一下,貪多務得,唯有每家都跑進去要求參觀。但在英國找居所,不是我們自己加把勁就可以。原來,儘管英國代理網絡分散,但代理都會登記幾個主要地產網站,列出自己代理的單位。另外,英國也流行業主自行放售單位,亦能通過那些地產網站找到。而找物業其中一事要特別留意,是業主有沒有 Chain。

石 Sir:家有僭建可升官

居所大事,我倆非常重視,所以 9 月剛到伯明翰,已著手四出尋覓居所。10 月底本已有心水物業,價格合適幾乎完成買賣,那時未入寒冬,聖誕前有兩個月,搬遷後好慢慢收拾。但在交易完成前幾天,買賣雙方談不攏只好交易告吹,才要花兩個月另找地方,12 月才能搬家。

市民買不到樓,政府束手無策?紐約有第三者幫手……

香港買樓上車之難,難於上青天,市場樓價難以控制,施政報告不見首次置業上車盤,只聞出租公屋數目要在 80 萬「封頂」。自由市場的操作模式下,紐約也面對同樣問題。自金融海嘯以來的 10 年間,紐約市房屋危機愈趨嚴重 —— 租金穩定的單位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發展商只會建造民眾難以負擔的房屋,儘管市長 Bill de Blasio 視此為首要解決的問題,卻是力不從心。但紐約起碼有非牟利機構 Interboro Community Land Trust,提供一系列永久經濟實惠的住宅單位,令紐約市民不用再苦於作「樓奴」。

移民澳洲擁抱希望?但移民大國分享不了快樂

根據最新出爐的中大調查,超過 3 成人想移民外地,當中澳洲屬最受歡迎目的地。事實上香港人走難首選的澳洲,早已成為移民大國,每 3 個居民就有 1 個是移民。而且有別於其他西方國家,對外來人口持開放態度的澳洲人竟佔多數,認為移民無礙本地就業,反而可刺激經濟增長。話雖如此,比起輿論非難不非難,真正棘手的,是人口不斷膨脹所造成,與香港現況同出一轍的大問題。

美國最新住宅供應:活化醫院

60 歲的 Juana Monroy 搬入洛杉磯的 Hollenbeck Terrace 時,已知公寓的前身是 Linda Vista 社區醫院,亦聽說過醫院鬧鬼的傳聞。「老實說,我是有點怕。」幸而她住了兩年,非但不曾遇鬼,還逐漸喜歡上這楝充滿歷史的樓房。同類的活化醫院計劃近年遍佈美國,改建成廉價房屋及豪華公寓,為城市提供新的住宅供應,並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