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買不到樓,政府束手無策?紐約有第三者幫手……

A+A-
紐約租金及樓價與香港一樣高企。

香港買樓上車之難,難於上青天,市場樓價難以控制,施政報告不見首次置業上車盤,只聞出租公屋數目或要在 80 萬「封頂」。自由市場的操作模式下,紐約也面對同樣問題。自金融海嘯以來的 10 年間,紐約市房屋危機愈趨嚴重 —— 租金穩定的單位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發展商只會建造民眾難以負擔的房屋,儘管市長 Bill de Blasio 視此為首要解決的問題,卻是力不從心。但紐約的非牟利機構 Interboro Community Land Trust,提供一系列永久經濟實惠的住宅單位,令紐約市民不用再苦於作「樓奴」

提供可負擔房屋新方案

傳統決定樓市價格可承受能力的方法是將成本與市場利率掛鈎,通常為 40%,但對於佔數過半、每年收入低於 55,000 美元(約 42 萬港元)的紐約市民來說,樓價實在太高昂,例如在 2014 年,市場上就只有 9% 的房屋在合理承擔範圍之內。為此,房屋界倡導新方法 —— 確保一部分房屋供應是希望上車的市民真正負擔得起:就是建立一種截然不同的房產結構,稱為「社區土地信託(Community land trust,CLT)」。

現時美國已有大約 250 個 CLT 非牟利組織,使用公共和私人資助購買物業,並將這些物業納入社區房產(Community ownership)。樓價不再由市場利率決定,而是以當地收入中位數 3 分之 1 的價格向買家出售,確保低收入人士負擔得起,而他日屬 CLT 的單位要放售時,業主亦必須遵循相同的定價原則,以保持往後單位售價仍是可負擔的水平。

大都會房屋市場的新面貌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的社會服務機構 Citi Community Development 提供起始基金 100 萬美元,建立紐約市第一個 CLT —— Interboro CLT,幫助面對紐約高昂租金的低收入人士置業。

紐約市房屋維護及發展局去年宣佈,為 4 家當地 CLT(包括 Interboro)發放一筆 165 萬美元(約 1,200 萬港元)的資金。資金來自於銀行融資,由司法部長 Eric Schneiderman 談判達成,並分配資金予非牟利社區企業合作夥伴。但一個季度 165 萬美元不足以購買基本的房產,所以組織需要尋求其他貸款和注資。

得到花旗集團的協助,Interboro 第一個階段將尋找 250 個價格合理的單位,更有望成為美國最大的 CLT 之一。過往 CLT 擁有的合作夥伴較少,但 Interboro CLT 則通過廣泛地與不同的房屋非營利組織合作,收集各種各樣的單位,並建立新的業主網絡。

美國 CLT 的盛行令到 2013 年至 2016 年間,置業中位數平均上升了 15%,同一時間租戶淨值則下降了 5%。Citi Community Development 及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環球總監 Bob Annibale 指,CLT 不僅為低收入的紐約市民提供房產,更提供一個更堅實的基礎,令人不用成為樓價或是昂貴租金下的犧牲品,他們可以儲蓄,並投資於其他必需品,如教育、健康或其他個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