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市鎮的標誌性建築:「爛尾樓」

A+A-
2018 年 1 月 7 日,印度新德里諾伊達鎮。 圖片來源:Frédéric Soltan/Corbis via Getty Images

在印度新德里南郊的新市鎮諾伊達(Noida),有一個寄寓「希望」的樓盤 Wish Town,開售之初以「綠色和寧靜」作賣點,吸引不少人借錢買樓。但自 2016 年起,它的建築工作兀然停止,4 萬個單位只有半數能交樓,餘下的皆淪為空殼。「上車夢」落空,買家無辜負債,「爛尾樓」逐漸成為諾伊達的地標,「華爾街日報」更將之形容為「鬼城」。

Wish Town 停工,全因前發展商 Jaypee Group 陷入財困,接近 20 萬人一夜之間夢想破滅。然而,成功收樓的人情況也好不了多少,他們紛紛投訴區內設施和當初宣傳的大相逕庭,高爾夫球練習場、健身室、游泳池和餐廳等均貨不對辦。

Jonaki Ray 在 2009 年借下巨款購買了 Wish Town 一個單位,她雖未有透露金額,但形容「等同十多年來的積蓄」。為還清債務,她只能節衣縮食,去旅行和買車等計劃需要無限期擱置。不幸中的大幸是,Ray 在最近終於收樓,雖然內部裝修尚未完善,加上隔壁單位仍然空置,令她不敢貿然入住。

「爛尾樓」並非諾伊達獨有,在首都新德里和孟買等大城市皆有同類情況,「半途而廢」的單位數以萬計,而背後原因同出一轍 —— 無錢。

印度近 20 多年來積極開放經濟,國民收入一直穩步上揚,並有望超越英、法兩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但塞翁得馬也未必是福,印度的發展商經常借貸起樓,令不少銀行加速「乾塘」,一旦借不了錢,建築項目便需要暫停或中止。據統計,總值超過 500 億美元(約 3,886 億港元)的逾 45 萬個單位,平均需要延期 3 年或以上才能完工。買家收樓遙遙無期,損失慘重,許多人因而跟 Ray 一樣,被迫節約生活。

如此一來形成骨牌效應,市民消費意欲低迷,令印度的經濟持續放緩,加上近來示威不斷,當地政府預計,將於今年 3 月底完結的財政年度中,全國經濟增長將會低於 5%,情況為近 10 年來最差。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助理副總裁 Deborah Tan 表示,印度消費者慢慢開始「勒緊褲頭」,因為他們對國家經濟「已失去希望」。去年 11 月,穆迪更將印度的評分由「穩定」下調至「負面」。

印度地產研究公司 PropEquity 創辦人 Samir Jasuja 認為,現時的地產業需要政府投入資金並制訂方法和目標來補救,否則「爛尾樓」問題只會愈來愈多:「這個『漏洞』會不斷擴大,要填補的話就需要更多的錢。」

去年 11 月,印度政府出手拯救 Wish Town,派出一間國營企業收拾爛攤子,並承諾會在 3 年內竣工。但對於 Ray 來說,有些事已經回不去了:「綠色和寧靜,已經變得不再那麼『綠色和寧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