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世界盃,不但是阿拉伯國家首辦的世界盃,摩洛哥更憑藉擊敗葡萄牙,成為史上首支打入四強的阿拉伯球隊,令整個阿拉伯世界的球迷情緒高漲。有學者甚至形容,我們正在目睹沉寂多時的泛阿拉伯主義(Pan-Arabism)復興,引發一場聲援巴勒斯坦運動。
對阿拉伯國家的球迷而言,今屆世界盃有不少喜出望外的賽果。沙特阿拉伯雖則未能出線,但分組賽曾經爆冷 2:1 擊敗阿根廷,突尼西亞亦在分組賽以 1:0 擊敗法國,先後引起過一陣哄動。如今摩洛哥先在 16 強淘汰西班牙,再於半準決賽淘汰葡萄牙,更把阿拉伯球迷情緒推上高峰。
對很多球迷來說,支持摩洛哥是展示地區團結的大好機會。突尼西亞球迷 Borhen Bibo 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的球迷區接受美國 NBC 新聞訪問時,強調自己支持所有阿拉伯球隊,又形容國家與摩洛哥有悠久的合作歷史,「我們確實有很多共同點,比如語言、比如宗教」。
阿爾及利亞政府與摩洛哥交惡,但來自該國的球迷 Omar Babiker 表明討厭政治:「我支持摩洛哥,摩洛哥就像阿爾及利亞,希望他們能夠一路走下去!」有埃及青年身披摩洛哥國旗,聲言摩洛哥代表「美麗的阿拉伯夢」;黎巴嫩法文報章 L’Orient-Le Jour 以「阿拉伯的驕傲」作為頭條標題。留學多哈的摩洛哥學生 Osama al-Qabbani 形容,氣氛熱烈得以為自己身在摩洛哥。
巴勒斯坦是真正贏家?
在世界盃球場上,打入決賽週的非洲及亞洲球隊本來就遠少於美洲及歐洲隊,當有亞非的鳳毛麟角闖入 16 強,經常都會得到鄰近國家支持。2010 年非洲球隊加納爆冷闖入半準決賽時,便曾經得到非洲多國球迷的廣泛支持。
適逢今屆世界盃在卡塔爾舉行,位處伊斯蘭世界的中心,方便更多阿拉伯各國球迷雲集,令支持摩洛哥隊的氣氛更為熾熱。卡塔爾喬治城大學(GU-Q)訪問副教授 Danyel Reiche 曾經撰寫專書,研究卡塔爾世界盃的政治問題,他認為如今摩洛哥隊的表現,使得分崩離析的阿拉伯世界又再次團結起來,令我們有機會目睹「泛阿拉伯主義的復興」。
泛阿拉伯主義因反抗鄂圖曼和歐洲殖民帝國而起,是推動阿拉伯一體化的文化及政治運動,在 1958 年埃及與敍利亞短暫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United Arab Republic)達到高峰,後來因各國分歧而沒落。多國更不時交惡,最新例子有 2017 年沙特阿拉伯、巴林、阿聯酋和埃及聯手圍堵卡塔爾,指控其支持極端主義組織、與伊朗過從甚密。
如今民眾的泛阿拉伯主義情緒重現,固然也不是去政治的大和解,無論國際足協(FIFA)如何禁止展示政治橫額,國旗本身已經是最富政治意義的橫額。摩洛哥隊擊敗西班牙和葡萄牙後,球隊亦展示巴勒斯坦旗幟合照慶祝,既不違反賽規,但對巴勒斯坦的聲援不言而喻。摩洛哥中場球員 Abdelhamid Sabiri 亦在 Instagram 上載身披巴勒斯坦國旗的照片,圖片說明寫上「自由」。
支持巴勒斯坦的情緒,同樣得到阿拉伯球迷響應,球場內外不乏巴勒斯坦國旗,無視摩洛哥、巴林、阿聯酋、蘇丹等多國政府,先後與以色列簽署了「關係正常化」協議。開羅美國大學社會學教授 Amro Ali 甚至形容,巴勒斯坦是今屆世界盃的贏家。
遠在巴勒斯坦的城市拉馬拉(Ramallah),成千上萬球迷湧上街頭,載歌載舞、分發糖果、汽車不斷響咹。30 歲巴勒斯坦婦女 Saha Amir 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稱,看到摩洛哥隊在球場上代巴勒斯坦發聲,實在感到無比自豪。「即使我們沒有參與世界盃,但我們依然有如置身現場,感受到很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