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康宇 創意經濟

|共84篇|

廖康宇:最後的致意

中秋節當晚,在倫敦和朋友小酌兩杯之後,徒步走到白金漢宮外圍,與成千上萬民眾對英女王作最後致意。女王過世,原先由當地香港人籌辦的中秋節社區團聚活動最後不了了之,網上的反應相當兩極:一方面有指香港人不應該在為期 10 日的全國悼念期間,舉行社交活動;另外,又有人指部分由英國當地人所舉行的周未娛樂節目都沒有改期,將中秋晚會取消是過大反應。

廖康宇:讀李連江「在學術界謀生存」

學者給外人的印象可能是「和社會大眾脫節,不食人間煙火」。當然,中大前教授、在街邊執祭品食的李微是個特殊的例外,終日沉迷在象牙塔內的一群。讀者如果有興趣了解學術工作的日常,「在學術界謀生存」是一本非常好的讀物。

廖康宇:英國人的訴求不只有返工

在英國,罷工是一件等閒事。在英國住了一段時間,漸漸發現每年有一些日子必定會遇上罷工工潮。讀者如果居於倫敦的話,通常最容易留意得到的,就是地鐵工人罷工,然後某一條鐵路路線在當日取消。筆者撰稿當日正要往倫敦辦事,恰好遇上鐵路工人罷工,然後整條由劍橋到倫敦利物浦街(London Liverpool Street)的鐵路需要停駛。

廖康宇:對社會有懷疑,就問紀登斯

此書適合所有關心社會、對社會現況好奇、甚至有疑問的人,它有助認識社會學的一些基礎概念,同時書中每個關鍵字詞又有延伸閱讀,讓讀者作進一步探索。讀畢之後,讀者會發現原來社會學和其他人文和社會科學環環相扣,而這些思考框架,是我們反思社會現況、推動社會改變必不可少的思想裝備。

廖康宇:看「梅艷芳」,想香港的黃金年代

究竟梅艷芳的故事,在今天的香港還可以怎樣訴說出來?年青的一代又會如何看待梅艷芳?認識這個「梅艷芳」後,會否改變社會對於 80 年代香港的想像?這些問題使筆者對「梅艷芳」的上映變得非常期待,同時亦在此邀請廣大讀者一同在戲院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