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後歐洲人到底能否留英工作亦一直沒有定案。因此過去兩年,不少歐洲專業人才選擇離開英國,對他們而言,最壞的不是知道情況將會變得很壞,而是根本不知道會變成怎樣。他們想與其到時突然要離開失預算,不如早點離開在歐洲其他國家找機會。這兩年大量歐洲醫護工作者離開英國,令本來就人手嚴重短缺的醫療體系,雪上加霜。
石Sir 居英記
|共60篇|
石 Sir:在國際部門工作之日常
早陣子,一位負責聯絡一家緬甸合作機構的英國本地同事,在申請緬甸工作簽證時出了點問題。同事結果走來,請求我幫忙打電話過去緬甸入境部門,替他說辭一下,希望對方通融云云。
石 Sir:英國電視節目有好多種
事實上英國的電視節目種類實在很多,除以上比較嚴肅的類型外,連純娛樂、純搞笑,甚至有點低俗的內容亦有眾多選擇,閒來無事亦好打發時間。而這些都是免費頻道,而加上不同的收費頻道又一大堆選擇,又沒有甚麼中央機構沒事找事來管節目中女士衣裝是否太低胸,男星是否太娘娘氣,節目是否符合國家不時改變的政治氣候,各電視台百花齊放,不同觀眾都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節目。
石 Sir:黃秋生的英國緣
上星期一,到英國一個旅遊網站,搜索「香港」的數字,竟然升了 125%!原來當日,英國其中一個電視台,剛推出全新劇集 Strangers。Strangers 故事主要關於一單英國女子在香港被殺,其丈夫來港卻竟發現事不簡單的奇案。故事據說一半場景都在香港,而故事第一集更幾乎全部取景香港。但更讓石 Sir 嚷著要追看此劇,卻是因為黃秋生有份演出。
石 Sir:英國留學何去何從
上星期,英國多家大學向政府提出改變英國政府對留學生的政策,指政府的政策令英國難以招攬全球精英到英國就學,亦難以讓學有所成的人才留在英國幫助建設社會。希望大學向英政府的建議可獲落實,長遠改善英國近年停滯不前的生產力。
石 Sir:開學了 —— 英國留學篇
踏入 9 月,各大商戶的廣告招牌、宣傳電郵,莫不都在提醒我,又是時候 Back to School 了。伯明翰東亞居民人口少,一般見到的東亞臉孔不少都是留學生。早兩個月暑假期間,坊間碰到的東亞人也明顯較少,唐人街一帶更有點冷清。8 月底起,開始在路上見到一些東亞人臉孔,不少一臉對伯市各處感到新奇有趣的樣子,大概是剛來到快要開學的留學生。
石 Sir:英國最受歡迎城市
香港人通常選擇定居倫敦或曼城,但原來英國人喜歡的,都是這些悠閒旅遊小城。而與這些小城風格迴異的伯明翰,在英國人眼中並不入流,對我而言,倒也不是奇事。
石 Sir:英國娛樂指南
我就曾上曼城參加音樂會渡週末,太太最近才跟朋友南下 Bristol 參與一年一度熱氣球節,我倆又試過花一天到 Stratford 遊覽莎士比亞家鄉故居。早前有香港親人探訪,短住幾天,第一天參觀伯明翰市中心一遍後,購物癮起,第二天也不用我帶她去公園看樹,逕自安排乘個多小時火車往牛津郡 Bicester Village 名店村購物去,大半天下來滿載而歸。
石 Sir:移民不移民,Everybody’s Journey is Different
移居外地,不論是英國與否,本身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首先世界各國本來就有不同的移民門檻,難以跨過。就算有幸通過移民要求,但每人的家庭狀況不同,就算一家之內,不同成員習慣喜好也有分別,要全員同意一起移居並非易事。
石 Sir:移民一年,回不去了
一年前患得患失地搬到這裡,還想過「一年後若發覺不適應,就回香港」的計劃。7 月的時侯,真的因公因私,回到香港 10 多天。回港幾天後,朋友問我要回來香港居住嗎?我說:香港,我是回不去了。
石 Sir:英國交稅交到窮(二)
上次談到在英國的工作收入,先被扣了入息稅、國民保險等一大筆。英國日常生活中,其實還有不少其他稅項難以避免。
石 Sir:英國交稅交到窮(一)
移居英國之前,已聽說過英國稅重。上個稅季,我在英國日子不久,工作才那一陣子沒幾多收入,交稅的事煩不著我,沒幾多感覺。4 月 6 日後,新稅季開始,我就不得不計算一下今年得交多少稅,總算感受得到交稅到底有多重。
石 Sir:球迷奇遇記
儘管我不算標準球迷,但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我以往也盡量抽時間觀看 —— 最少我也能向一起觀賽的太太解釋甚麼叫「越位」。既已移居英國,又正值世盃期間,我就以追捧英格蘭作為惡補足球的切入點,追看球賽。早前更特意走到英式酒吧去,跟大夥英國人一起看世界盃直播英格蘭賽事,滿座全場,都盯緊高掛各處的熒幕。
石 Sir:敵視移民(二)—— 鎮長也瘋狂
英國的「敵視政策」失控,竟然連前英國鎮長也遭殃。丹麥籍的 Inga Lockington 於 40 年前與英國人結婚後定居於英國,更曾任英國 Ipswich 鎮鎮長。最近打算入籍英國,卻因小量文件問題「無法滿足內政部對定居英國」的證明要求,而被拒發英國國籍。
石 Sir:敵視移民(一)—— 疾風世代
不覺原來在英國有大半年了,但距離太太取得英國永久居留權,仍有數年之遙,我倆都不得不關注英國移民政策的新聞。看到諸多不利移民的新聞,不免憂心。
石 Sir:英國皇室
儘管英國皇室早已沒有實權,但英女皇能適時以尊貴英國的君主身份,發揮對國際事務或英國發展的影響力,例如一次婚禮的安排,就向全球幾千萬觀眾送出尊重不同種族的訊息,優雅體面,又盡顯其貼近民情。
石 Sir:拙劣的英國效率
你試過在網上做一次銀行轉賬,轉足 10 天也未轉妥嗎?我試過,我真的試過。在英國幾個月,幾乎都已習慣英國人工作錯漏百出:網上購物,貨物寄失了連貨運公司也不知道貨到了哪裡,就此消失於空氣中無法追尋;港人熟悉的那家銀行,其網上系統竟然不認得自家銀行發的信用卡,而不接納我的交易;無線電話帶號轉卡,竟然把號碼轉到另一無辜客戶的賬戶去。英國人辦事能力及效率低下,以前聽聞不少,但當身受其害時,感覺還是挺震撼的。
石 Sir:英國人的母語
儘管英國有不同地區語言,而就算英語亦口音繁多,但英國政府不但沒有打算消除各種地區語言,反而著力保育,例如英國政府資助威爾斯在學校教導威爾斯語,在民間推動威爾斯語文學等。據說有個很厲害的國家,歷史要比歐美國家悠長得多,卻要逼其國民接受自己的母語次人一等,念兹在兹要消滅國家內其他歷史源遠流長的語言。一個國家以自殘自己歷史文化為任,真不知厲害在哪裡。
石 Sir:伯明翰位於英國西方
若我向你介紹「伯明翰位於英國西方」,雖然說不上非常準確 —— 伯明翰西方還有威爾斯及北愛爾蘭,但相信除了地理常識特別差、智力特別低或心腸特別壞,否則都不會誤會我在說伯明翰在英國境外的西方。
石 Sir:居英工作篇 —— 守舊的工作文化
誠如上篇所言,石 Sir 在英國工作經驗有限,以下只限本人所見所聞。上篇稍提到本土英國人工作上常見的不足之處:國際視野稍缺,尤其對亞洲文化不熟悉。而我也觀察到另一點,與此相關:英國人工作態度普遍因循守舊。所謂因循守舊,指不少人的工作態度是:以往是怎樣做就怎樣做,幾十年來怎樣就怎樣,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