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個把盔甲和武器的使用變成體育;將戰術指揮當成遊戲的國家,它的善戰與強大可是一早就深植於日常生活裡了。
合作
|共7篇|
為甚麼聰明的人們,反而作出愚蠢的決定?
我們都認同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是最有效的決策方式。有如 1 個人只有 1 個頭腦,10 個人卻有 10 個辦法,這稱之為群體智慧。但有時聰明人聚首一堂,反而會做出愚蠢的決定。英國廣播公司特此探討,為何「三個諸葛亮,勝不過一個臭皮匠」,以及如何有效運用群體智慧。
林宇:「Chinese = Money」的歐洲市場
我不會說整個歐洲的人都如我所遭遇的貪錢,反而都像一個光譜有其寬廣的不同程度,非黑即白的論斷太過幼稚,就如把歐洲人想像成純粹的美好優秀就太天真,沒經驗之下被劏出一頸血有何奇哉?就當作崇洋根性發難,眼見有了奴役金髮碧眼的外國人機會到來,付個表演費總算有價有市吧。
鄭立:今晚要吃誰 —— 要團結!不要分化!所以你去死吧
本來「今晚要吃誰」這遊戲,是有一群人因為空難而流落沒甚麼食物的荒島,這些生還者都是同路人,要在荒島上找尋食物生存,目標是建造交通工具一起離開。可是食物有限,沒有食物的時候會怎辦呢?唯有人吃人。
在團隊中獲得安全感,工作表現也更佳
工作佔生活大部分時間,如果整天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身心俱疲之餘,又不能發揮所長。這不只是打工仔的「無病呻吟」,已有研究表明,工作團隊如果令員工擁有「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 safety)」,成員可以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工作,提出意見或批評而沒有後顧之憂,就可以表現更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江皓昕:「屍殺片場」—— 每一部爛片背後,都有一群熱血的工作人員
一位前輩曾說:「別輕易罵某部電影是爛片,特別是做這行。」看了「屍殺片場」,我又想起了這句話。當頭棒喝。請別誤會,「屍」並不是反面例子,不是因為覺得好難看想說它爛,之後良心發現才想起這句話。不,「屍」是一部非常出色、聰明、講拍電影的電影。主角是在幕前演出的每一位,也是在幕後苦幹的每一位工作人員。
鄭立:瘟疫危機 —— 贏就一齊贏,輸就一齊輸?咁講通常都一齊輸
最近有新聞說,因為中美貿易戰,美國向中國要求提供 H7N9 病毒樣本時,中國一直沒有理會。聽到這樣的消息,你會有甚麼反應?我認為,最有可能的反應,就是想玩桌遊,例如「瘟疫危機(Pandemic)」應節。它是個合作遊戲。甚麼叫作合作遊戲?那就是說不是玩者之間互相競技,不是在玩家中勝出,而是大家一起解決一個問題,成功的話所有人都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