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制裁間,西方與俄羅斯的堅離地合作

A+A-
美國太空人 Frank-Rubio(上),9 月乘坐俄羅斯聯盟號 MS-22 宇宙飛船前往太空站。 圖片來源:Bill Ingalls / Handout / Getty Images

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在多方面被西方國家制裁,俄國外交部官員 8 月初也承認,莫斯科與西方國家有建設性的合作時代,已無可逆轉地結束。在地球之外,技術、人員等問題導致彼此難以割捨的太空事務,就是戰爭期間少數雙方仍然合作的範疇。

俄烏戰爭令西方與俄羅斯之間大部分政治、科學學術合作停止,除了外太空。9 月,美國太空人 Francisco Rubio 就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俄羅斯航太(Roscosmos)7 月份簽訂的火箭座位交換協議,搭上俄羅斯聯盟號 MS-22 宇宙飛船前往國際太空站。本月 5 日,俄羅斯女太空人 Anna Kikina 則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連同 2 名美籍和 1 名日籍太空人乘坐 SpaceX 太空艙到國際太空站。Kikina 是近 20 年來首名乘坐美國火箭的俄羅斯太空人,亦是俄國太空人首度登上 SpaceX 火箭。

互相乘坐對方火箭,只是雙方太空合作的一部分。過去 25 年,國際太空站一直是美、俄、加拿大、歐盟和日本等國的合作項目,是冷戰後成功經營俄羅斯與西方關係的象徵。國際太空站也是現時低地球軌道最大的太空站,主要用作太空環境實驗。期間,不同太空人在太空站進行過數以千計天文學、物理學和微生物學等實驗。美俄等國在太空站的科研合作,多年來共同累積不少太空知識,例如 2018 年著名的雙胞胎太空人基因表現研究,也是美俄的聯合實驗。

國際太空站本身也是美俄合作成果。太空站組裝的最大兩部分,分別由俄羅斯及美國製造及運作。其中,俄羅斯負責推進並保持太空站漂浮,俄國進步號太空船(Progress)會定期向太空站提供動力,以保持其在距離地球 400 公里的高度運行。NASA 署長 7 月接受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訪問時表示,對於運作太空站,美俄都有自己的職責。「俄羅斯人提供動力,美國人提供能源。我們會繼續在太空人之間建立非常專業的關係,保持太空站運作。」

美俄同意彼此太空人乘坐對方火箭,亦離不開太空站組裝,以及太空站需要合作才能順利運作。「時代」(TIME)雜誌指,交換座位確保美俄每次運載太空人,都至少有一名另一個國家的太空人可以登上太空站;美國太空人更熟悉站內由美國負責的部分,俄國太空人也有更熟悉的一環。

戰爭導致地球上的合作中斷,但太空的合作有機會延續下去。俄方本在 7 月宣佈將於 2024 年退出國際太空站,後來表示希望至少留在太空站到 2028 年,直到太空軌道前的俄國前哨建成;NASA 方面則希望國際太空站繼續運作至 2030 年。若美俄的太空合作真的拆夥,今年夏天曾推動國際太空站的美國諾格公司(Northrop Grumman)天鵝座號貨運飛船(Cygnus),可能是日後的替代方案。無論如何,要分開兩國組件需要時間、資金,目前雙方尚未宣佈任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