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結論而言,「哥斯拉 – 1.0」其實是在問:如果這是一個關於二戰的故事 —— 一個關於克服二戰創傷的社會故事,為甚麼我們要等了差不多 10 年才說?又為甚麼我們持續地說了 70 年?
影評
|共186篇|
Moyashi:「哥斯拉 – 1.0」(上)—— 終於有一部拍給普通人看的哥斯拉
除了 CG 優秀之類的畫面原因外,筆者認為電影獲得亮眼票房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終於拍出了一部給一般人看的怪獸電影 —— 不再是討好小眾愛好者的特攝,而是真真正正的科幻電影。
方俊傑:「深不見底愛情海」—— 長篇不如短片
坂元裕二兜了好大個圈,其實只想發問類似的問題。是一條好問題,也提供了一個算有些心思的答案,尤其借用一個向來盡忠職守的誠實人口中說出來,更有意義。只可惜,過程太馬虎又太俗套,刪走其他的枝節,變成一套十幾分鐘的短片,成績應該理想得多。
林喜兒:「殺手」—— 誰的失敗?
殺手故事看得多,David Fincher 的美學影像以外,也有少量暴力,而貫穿兩小時的還有 The Smiths 的音樂。外國評論都給予不錯的評價,有說「Less is More」,還原基本。可是對這個無名殺手的描寫始終不夠深刻,過程也平淡無奇。
方俊傑:「苦毒計」—— David Yates 與 Martin Scorsese 的分別
Martin Scorsese 的與別不同,在於他能夠去到最盡,為了先拍出一個世界出來,可以甚麼分支都先擺在一邊,一氣呵成一矢中的。David Yates 不是球王,只是工兵,於是,在「苦毒計」,你會看到他好像樣樣都想放入去。放得好的話,是層次豐富;放得不夠好的話,是亂,是自己影響自己。
方俊傑:「泳不放棄」—— 著墨不夠的婉惜
「泳不放棄」改編真人真事,28 歲時挑戰由古巴游到佛羅里達失敗的渡海泳選手 Diana Nyad,在 60 歲後,突然心血來潮,想圓夢。假如,你對 Diana Nyad 在 61 歲到 64 歲那三年的經歷,興趣濃厚,「泳不放棄」肯定交足功課。
林喜兒:「呼喚奇蹟的光」—— 值得看的是原著小說
Anthony Doerr 的「呼喚奇蹟的光」(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在 2014 年出版,獲得普立茲小說獎。把五百多頁的小說濃縮成四集故事,不期望鉅細無遺、原汁原味呈現,但保留小說的核心精神大概是最低要求吧,想不到 Steven Knight 與 Shawn Levy 這個組合,會交出這樣的功課。
紀浩基:「驅魔人:信仰者」—— 人做我唔做,真係等於殺出新血路?
像近年「月光光心慌慌」系列的這種舊鬼新拍,許多時候都讓老粉絲患得患失,故此也不帶甚麼期望,但還是會進場奉獻。「驅魔人:信仰者」(The Exorcist: Believer)如果作為一部普通恐怖片,它算是合格,邏輯也完整,但掛著「驅魔人」牌頭的話,就難免讓觀眾有點失望了。
Moyashi:味道不似預期的宮崎駿
宮崎駿監督的最新動畫電影「蒼鷺與少年」在台灣上映一星期,首波評論已經見於網絡,觀眾們應該已經理解為甚麼該作品在日本評價那麼兩極。兩個月前在日本看畢電影,我就覺得海外的評價狀態會差不多,甚至負評的部分會更大。
廖康宇:猴子終須山上死
現今所謂的大預算製作,很多時候只是加大了電影後期製作的預算,沒有觸及電影電視本身最重要的核心:一個有質素的劇本、一個能打動人心的故事。筆者可以斷言,一個故事只要能夠扣人心弦,就算畫面如何粗糙,都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影視作品;而 Youtube 動畫「山道猴子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證明。
廖康宇:一切由爛番茄講起
評論是一門科學,因為評論員必須了解評價的各個標準,正如電影人所謂的 film language(電影語言); 但評論同時是一種藝術,因為不是所有美感都能透過客觀標準表達。
方俊傑:「尋根女團」—— 在尺度邊緣試探
「尋根女團」(Joy Ride)的最大特點,或最大冒險,不是以女性角度出發,而是拿亞洲文化、尤其中國人價值觀大開玩笑。處處地雷,也敢踩入去。
Moyashi:海賊王真人版
Netflix 製作的「海賊王」真人版上線一星期,IMDb 8.5 分、爛蕃茄觀眾評價 96%,獲得了應該是日本動漫作品真人化有史以來最大的成功,也打破了「Netflix 改編必屬垃圾」的詛咒。
鴻若遠:「大熊餐廳」——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串流平台 Hulu 於 2022 年推出了一個小小的電視劇「大熊餐廳」(The Bear),講述一個在米芝蓮餐廳工作的年輕廚師,突然收到哥哥自殺死訊後,回到芝加哥接手廉價快餐店的故事。現今美劇以噱頭掛帥,這麼平實的小故事竟有機會被製作成劇集,實在有點難以置信。
方俊傑:「消失的她」—— 解謎不用太高深
「消失的她」在中國票房超過 35 億人民幣。算不算出人意表?算,它的客觀條件,不算標青。但又可以不算,像這一類以懸疑為賣點的電影,有口碑的話,是證明過可以刀仔鋸大樹得好可怕。
林喜兒:Red, White&Royal Blue —— 同志童話
走進主流面向大眾,這些同志故事偏向安全穩陣,只是主角換上同志。不過 Red, White & Royal Blue 更政治正確……
方俊傑:「Dream:夢想代表隊」 —— 好心做好事不用大鑼大鼓
拍過「炸雞特攻隊」的導演,曾經坦承自己受到港產片巨大的影響。的確巨大,在「炸雞特攻隊」致敬過一次之後,新作「Dream:夢想代表隊」也有濃濃港產片氣息。
林喜兒:Hijack 空中劫難 —— 客機題材新嘗試
關於機場、客機的題材屢見不鮮,Apple TV+ 的 Hijack 會否開創新的類型?
廖康宇:Barbie 玩具、電影和女權主義
無獨有偶,網絡上的各個影評,都將重點放在性別議題之上,指出電影如何讓全世界看懂女權主義云云。此外,電影鋪天蓋地的實體宣傳、與各個時裝品牌的聯乘,令筆者對於 Barbie 電影非常期待,究竟電影會如何處理這個在近年最有爭議性的議題?
Moyashi: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 宮崎老人的碎碎念
筆者在開映第一週已經看了,感想是很難怪會出現兩極的評價,相信在海外上映時的評價也會是差不多。你絕對會買票入場,因為那是宮崎駿,但這電影與大多數人期待的形狀會有不小的落差。演出節奏緩慢,整體氣氛沉鬱,故事比宮崎駿過往任何的作品都要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