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傑:「泳不放棄」—— 著墨不夠的婉惜

A+A-
電影「泳不放棄」劇照。

「梅艷芳」上畫的時候,我曾經有過一個疑惑:電影去到中段,當我已經接受王丹妮就是梅艷芳,突然加插了一段梅艷芳參加新秀歌唱大賽的真實歷史片段。很多傳記片都愛在散場時補回真實人物的照片或短片作為總結,對比之下,你覺得演員神似好,完全兩個樣也好,正本戲畢竟已播完,影響輕微。「梅艷芳」的處理手法,卻好像硬生生把我由電影營造出來的世界拉回現實。

泳不放棄」(Nyad)也有差不多的風格,把舊日的新聞片段剪輯入電影之中。效果卻相當自然。或者因為眾演員的造型跟真實人物接近沒有差別,我已經分不清楚誰是 Annette Bening,誰是 Diana Nyad。一般來說,你找到一個好似梅艷芳的演員來扮演梅艷芳,當然事半功倍,也可以是缺點的。

「泳不放棄」改編真人真事,28 歲時挑戰由古巴游到佛羅里達失敗的渡海泳選手 Diana Nyad,在 60 歲後,突然心血來潮,想圓夢。經過多次失敗,終於在 64 歲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震驚世界。經歷當然具備傳奇性,擅長拍攝紀錄片的兩位導演,也不貪心,或者,另一種說法,沒有野心,主力把 Diana Nyad 失敗完再挑戰,挑戰完再失敗,又失敗又挑戰,不斷堅持直到成功的過程,原原本本重現一次。於是,Annette Bening 固然好似 Diana Nyad,Jodie Foster 也似足泳手的閨蜜兼教練 Bonnie Stoll,Rhys Ifans 又好似領航員 John Bartlett,連其他戲份甚少的配角,也盡量跟足原版。假如,你對 Diana Nyad 在 61 歲到 64 歲那三年的經歷,興趣濃厚,「泳不放棄」肯定交足功課。

不過,如果對 Diana Nyad 這一個人很有興趣呢?例如,培訓自己的父親不是生父?成長階段曾經被教練性侵?28 歲時無法達成心願便黯然告退的理由和心情?對古巴無比執迷的原因?跟 Bonnie Stoll 的關係或感情?電影不是沒有提及,只是輕描淡寫,好像故意引誘觀眾自己上維基百科了解詳情。也不是好壞對錯的問題,只是取態差異。沒人說過傳記片一定要由主人翁 3 歲開始說起,把人生發生過的大事也順時序拍出來。只是,用到 Annette Bening 與 Jodie Foster 兩位影后級演員,明明有很多元素可以給她們好好發揮,現在卻似乎只需要她們穩穩陣陣地把歷史重現一次,難免有點可惜。

不經不覺,Annette Bening 今年 65 歲,連童星出身的 Jodie Foster 也 61 歲,跟 Diana Nyad 當日開創歷史的年紀,相差不遠。要兩位演員,再有機會碰頭合作而且戲份最重,就算難度及不上由古巴游到佛羅里達,也肯定不容易。現在,似乎只需她們各自發揮三成功力左右。別的不說,至少可以著墨多一點在追夢者不斷堅持,影響了身邊拍檔的日常生活,換來一連串的掙扎與磨合 —— 究竟所謂的永不放棄,有甚麼意義?其實是否只是說得比較動聽的任性與自私?已經可以想像出,肯定精彩過不斷聚焦在身處茫茫大海有幾危險有幾辛苦。世界上,應該沒有太多事危險和辛苦得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吧。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方俊傑,利物浦球迷,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主打電影介紹、人物專訪、體育專欄、電視表。著有小說「失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