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羅斯

|共25篇|

對俄制裁漏洞,在於吉爾吉斯?

數據顯示,吉國出口至俄羅斯的數量翻了 2 倍多,來自中國的進口量則多近 3 倍,大批以往甚少出口的商品也被運至海外。但這種把進口商品出口到第三國的做法,被指為對俄制裁的漏洞,令莫斯科及其盟友得以繼續賺大錢。

【烏克蘭戰爭】北方新攻勢,將來自白羅斯?

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初,與普京關係密切的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曾在國內安全會議上公開疑似俄軍入侵烏克蘭的戰略地圖。儘管盧卡申科往後一再表明白羅斯不會參與戰爭,但烏克蘭方面相信普京會將白羅斯帶入戰場。雜誌「外交政策」就刊載自由撰稿人 Norma Costello 及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Vera Mironova 文章,指愈來愈多跡象表明,來自烏克蘭北方的白羅斯,可能即將有異動。

白羅斯人為烏作戰,力抗新蘇聯帝國崛起

烏克蘭抗戰半年多來,除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志願兵相助,還有一個白羅斯義軍組織暗中幫忙。這些青年放棄家庭、前途甚至性命替鄰國上陣殺敵,慷慨仗義之餘,亦是希望藉此推翻總統盧卡申科,結束獨裁統治,抵禦新蘇聯帝國的威脅。這種想法看來既天真又迂迴,但在絕望的革命路上,似乎已經別無他法。

俄獨立傳媒人:流亡在外,報道未停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加強鎮壓國內新聞業,包括頒佈新法禁止作出「虛假戰爭報道」,違者最多可被監禁 15 年。當地網媒 Agentstvo 報道,至少 150 名獨立記者及編輯在開戰後逃亡。部分傳媒人正在立陶宛、拉脫維亞及格魯吉亞等前蘇聯國家重整旗鼓,繼續報道戰況,堅持向極權說真話。

人口戰爭:白羅斯向歐盟報復新招數

自本年 8 月以來,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稱,來自白羅斯的非法越境人數激增,直至本月移民問題仍未解決。波蘭政府表示,兩國邊境一帶仍有 3 至 4 千名移民,而白羅斯各地還有萬多人嘗試進入波蘭。根據西方媒體報道,這些移民來自伊拉克等中東國家,北約指責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正操縱這些移民作混合戰爭。

姊妹情:白羅斯女士對抗不人道監獄

過去一年白羅斯示威浪潮中,不乏女性結伴同行,反對盧卡申科操縱選舉的場面。抗爭迎來打壓,被捕入獄的女性人數亦不少。據人權組織 Viasna 數據庫顯示,從去年 8 月 9 日選舉日至本月 13 日,全國共有 960 名女性被捕,牢獄日子合共 13,648 天。白羅斯女詩人、作家 Hanna Komar 去年亦一度入獄,她在網上雜誌 Eurozine 分享,志同道合的女囚友們如何透過姊姊情誼,捱過不人道的監禁環境。

阿富汗難民遇上白羅斯獨裁者:一條沒有出口的逃生路線

去年成功鎮壓異見聲音後,白羅斯獨裁者盧卡申科行事更放肆張狂,今年就把大批非法移民押送到鄰國,試圖擾亂歐盟內部穩定;有部分慌不擇路的阿富汗難民,原本打算經白羅斯逃亡歐洲,如今卻淪為盧卡申科的政治武器,夾在東歐諸國與白羅斯之間動彈不得。

不能回家的白羅斯選手

奧運跑手 Krystsina Tsimanouskaya,因在社交網站上公開批評白羅斯國家隊教練安排失當,而被強行帶至機場準備返國,幸好她最後尋得日本警方協助,又得到波蘭提供人道簽證,成功脫險,但仍被白羅斯官方指控患有精神疾病。她受訪時指出:「即使你沒有參與反對活動,也從未參加過任何示威活動,仍會因為不同意某些行為而被視為對政權不忠,繼而遭受攻擊。」Tsimanouskaya 不是唯一一位被迫流亡的白羅斯奧運選手。「德國之聲」(DW)近日訪問了流亡德國的運動員夫婦,他們坦言得知此事,加上人在異鄉觀看奧運,心情極為複雜。

切爾諾貝爾核災最大受害國,為何是白羅斯?

眾所周知,切爾諾貝爾核災發生在烏克蘭,核廠方圓 30 公里皆為無人之境,但你未必知道,受災最嚴重其實是鄰國白羅斯,大多數核輻射物質都落入當地,導致農地荒廢、人口驟減。為何核災始於烏克蘭,最大受害者反而是白羅斯?

【白羅斯劫機】芝加哥公約:能維護國際民航安全?

5 月 23 日,一架從希臘飛往立陶宛的瑞安航空客機,在白羅斯領空時,被當局以機上有炸彈威脅為由,要求緊急降落到首都明斯克的機場。當地執法人員其後上機拘捕反對派記者普羅塔塞維奇及其女友,事件震驚全球,形容是客機劫持事件。國際民航組織警告事件或有違「芝加哥公約」(Chicago Convention),會密切關注。

白羅斯大清算名單:演員、音樂人、詩人、藝術家

香港大搜捕反對派同時,白羅斯亦擴大清算行動,不但逮捕參與去年抗爭的示威者,近期還把目標轉向文藝界。國際特赦組織報告稱,迄今有數百名演員、音樂人、詩人、作家、藝術家受牽連,被僱主解僱之餘,還有多人被任意拘禁和虐待,不少人正面對刑事檢控而長期收押。

一句歌詞,成為跨世代的抗爭動力

今年白羅斯的反獨裁示威,人民無懼血腥打壓,堅持走上街頭奮戰多個月,示威者對民主的追求,引來全球關注。在這場示威浪潮中,很多年輕示威者高唱一首名為「我要變革!」的歌曲。這首歌是已故蘇聯韓裔搖滾巨星維克多崔(Viktor Tsoi)的作品,他本身也是很多前蘇聯國家的年輕人心目中的精神領袖。

整所大學在流亡:歐洲人文大學的故事

位於東歐的白羅斯今年爆發大型反獨裁示威,令該國成為全球焦點。現任總統盧卡申科自 1994 即位後一直獨攬大權至今,任內殘酷鎮壓一切反對聲音,被捕示威者被酷刑對待。大學作為生產知識和培養人才的地方,自然成為獨裁政權嚴加監控的對象。在 2004 年,當地就有一整所大學要流亡到立陶宛,其名為歐洲人文大學(European Humanities University)。

即使俄羅斯肯借錢,盧卡申科仍難解決危機

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黑海會面,並答應借出 15 億美元,以助盧卡申科壓制國內的大規模示威活動。但金額似乎僅能解燃眉之急,款項亦只是白羅斯在俄國的舊有貸款上「再融資」。白羅斯反對派協調委員會重要成員 Pavel Latushko 直指:「這只是將錢從俄羅斯的一個口袋轉移到另一口袋裡。」

打記者、取締媒體……白羅斯抗爭的輿論攻防戰

白羅斯連續第四個週末進行大型示威,抗議獨裁多年的總統盧卡申科。當局眼見形勢不妙,非但暴力鎮壓示威者,更大打輿論戰以正當化其執政。一方面,阻撓、拘捕及襲擊國內外的新聞從業員,有港籍自由身記者亦遭殃;另一方面,借助本地及盟國俄羅斯的官媒,散播對政府有利的假消息,並肆意污衊反對派領袖,寄望抹黑抗爭運動,打擊示威者士氣。

【老掉牙的外國勢力】當白羅國營媒體也罷工

白羅斯總統選舉涉嫌舞弊,全國示威抗議持續,當地人民的日子亦再不如初,星期一早上打開「可信媒體」國營電視台觀看新聞,看到的竟是空蕩蕩的錄影廠。國家新聞頻道數百名員工,因選舉結果及審查制度而罷工,明言:「如果我們不能如實地做新聞,那不如不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