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許多工作種類,都面臨人工智能的威脅,世人感到焦慮的同時,也開始評估現有工作。到底怎樣的工作內容能定義為人性,而不必為電腦所取代?
近幾年「情感勞動(emotional labour)」的新概念變得流行,但定義頗為含糊,無論是看護、家務助理,甚至安排社交活動和家務清單,都涉及情感勞動。
事實上,這個概念由社會學學者 Arlie Hochschild 於 36 年前發明,專指在工作中需要處理情緒和情感,以達到工作目標。除了眾所周知要「笑臉迎人」的空姐、護士、禮賓人員之外,Hochschild 認為追債也屬這類工作,因為追債時需要擺出額外強硬、嚴厲的態度 —— 也就是說,情感勞動是指那些有必要對外展露情感,但其實並非他們真實感受的工作。「需要思維和感受的協調」,她如此形容。
情感勞動之稱不脛而走,被廣泛運用,背後呈現一種心理現象。
研究當代科學和醫學的美國歷史學者 Henry Cowles 認為,沒有任何工作可以將體力和腦力切割區分,但使用腦力的比例,一度主宰工作價值的高低,更被視為人性的定義,如今此一決定因素,由情感所取代。由於擔憂被新科技所替換,世人必然轉向尋求技術程度更高,或者對思維要求更高的領域,以「人性」因素來抵抗技術淘汰,顯示自己存在的必要。
一個多世紀前,當農場、工廠的體力勞動面對工業技術的革新,伏案工作的文職大量興起,漸漸成為吸納勞動力的最主要就業領域。當時,一般認為轉行文職是職場晉升,很多醫生卻提出異議,認為此一轉變對於健康和精神的損害,比體力勞動更大。他們提出「腦力勞動(brain work)」的新概念,論證腦力工作之艱難。對「腦力工作」的定義以及辯護,也為當今「情感勞動」的出爐,奠定了基礎。
「腦力勞動」是世紀之交鍍金時代(Gilded Age)的產物,醫學、機械、認知能力和資本主義,構成了大時代的十字路口,也重新定義了人性、人與工作的關係:世人一方面期待科學、醫學知識不斷改進,另一方面則擔憂工作性質受影響,甚至全盤改變。
19 世紀末又有「神經能量(nervous energy)」的理論面世,試圖解釋思維和大腦的互動關係。神經能量過多會導致興奮,過少則令人枯竭。美國神經學專家 George Miller Beard 宣揚神經衰弱學說,稱之為「美國病」:現代生活的急速和長期刺激,導致許多人有筋疲力盡之感。在這情況下,可以解釋為何辦公室文職和體力勞動一樣令人疲倦。強調腦力工作的辛苦,才能保障腦力工作的地位,令人感到安慰。
時至今日,所謂「情感勞動」的新概念,也是如此。
如今研究大腦思維的科學、醫學不但有所進步,而且向情感領域進化,情感神經科學是目前人類對於自我認知和關係互動的焦點。可以說,當代人步入了「情感時代」。
當今的心理學家不斷強調,情感工作的難度有多高,多麼耗費精力等;但是站在人工智能面前,這類工作被視為最能抵抗人工智能威脅的類型。
然而,Cowles 並不樂觀:情感勞動之於人工智能,好比腦力勞動之於工業機械化,都是試圖以科學和醫學角度,來捍衛某些工作的地位。但是目前真正的風險,在於公司企業可以外判情感工作,就好像當初外判腦力工作一樣 —— 一個世紀前,諮詢管理公司便是如此應運而生的。那麼在我們當代,代表情感工作的新型企業會是怎樣,又到底是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