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 Yap

|共103篇|

演算法能代我們選候選人嗎?

網絡大大改變人們的生活,買東西不需出門,付錢不需用現金,就連旅遊配套也有度身訂做的方案。但唯獨選舉,全球仍維持著最初的樣子。在香港區議會選舉當日,天一亮人們便落街排隊投票。從身份證對照、投票,到點算,整個過程用最原始的人手方式進行。隨著人工智能和演算法愈趨成熟,是否能夠代我們選擇理想人選?

【Soul Monday】威尼斯水災,年輕人幫忙清理善後

本月中,威尼斯經歷 50 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水災,水位一度升高至 1.87 米,兩人不幸喪生。洪水退去後,昔日山明水秀的街道,頓時顯得一片狼藉。天災破壞了建築和街道,卻凝聚了人們的心。街道上出現了上百名年輕人,自動自發幫忙清潔及收集垃圾,幫助威尼斯恢復往日面貌。

為何大人總是不滿年輕人?

香港示威由 6 月延續至今,輿論總是圍繞於所謂「不讀書、不工作、受人擺佈」的年輕人身上。有如早前紐西蘭 25 歲議員 Chlöe Swarbrick 使用網絡術語「OK boomer 」回應在座議員,被轟年輕人沒有基本尊重。世代之間的指罵,似乎從未停止過。到底為甚麼大人總是看年輕人不順眼,覺得他們自大又一事無成?「Vox」文章嘗試揭開謎底。

他們蒙面示威,只為呼吸自由

香港蒙面示威,因反人臉辨識;印度蒙面示威,則因空氣極差。幾日前,霧霾襲擊印度各大城市,新德里的空氣質量指數(AQI)超出健康指數 100,更一度超過 500,甚至有地區錄得系統最高的 999。當局宣佈進入「公共健康緊急狀態」,暫時關閉學校及要求航班改道。有大量示威者戴上口罩,在印度門聚集,抗議政府對污染問題不作為。

墓地不足,雅加達可下葬 6 層?

香港缺乏土地,不止房屋供不應求,就連墓地或骨灰龕位也長期面臨短缺。公眾墳場下葬需於 6 年後撿拾骨殖,骨灰龕位則需排期至少 4 年。然而需求有增無減,購買私人墳場墓地需 28 萬港元,私營龕場更高達 30 萬。但原來除了香港,印尼同樣面對墳地不足的問題,而其權宜之計,竟是於同塊墓地,向下葬深至 6 人。

長者遊樂場何以成為城市新景象?

經過遊樂場,除了滑梯、鞦韆等遊樂設施,現時還有一系列色彩繽紛,專屬大人的獨立器材,如太極推手、腳踏平台、扭腰踏步機等等。城市人口年齡老化,政府也積極改變遊樂場面貌,建造適合銀髮族活動筋骨的運動環境。城市面貌因而有了一番新風景,英國廣播公司(BBC)為此撰文分享,專屬老人的遊樂場。

全球政府箝網是大勢所趨?

邁入網絡時代,互聯網不只是上網與社交的工具,更是不同領域的平台。網絡看似普遍,但事實上全球只有 57 %的人口能夠連接網絡,等同於仍近一半的人失去透過網絡獲得教育、金融服務、政治參與、言論自由等等的機會。英國廣播公司(BBC)撰文分析,網絡作為人權自由的延伸,目前面臨的危機和未來的發展。

超級英雄也可以治療情緒病?

城市人生活壓力大,各種心理疾病也日漸普遍,大人、青年甚至小孩都飽受情緒問題困擾。不止如此,因生活節奏急速,人與人關係疏離,抑壓心裡的負面情緒更成為通病。心理治療師發現,透過虛擬角色可打開人們心防,透過聊天了解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大西洋」文摘就深入了解該方法及其原理。

有車無屋,也是無家可歸之人?

香港長期面對土地供應問題,且因租金高昂,出現了人均居住面積只有 60 平方呎的劏房。但原來不只香港,美國自 2004 年就受房屋問題困擾,露宿街頭的現象普遍。當中有一部分更只能在僅餘的資產 —— 車中過夜。後來各組織配合有車無屋的露宿者,實行「安全停車計劃」,提供地方讓露宿者安全過夜。Vox 文章嘗試從中理解其成因及政府的解決措施。

日本捲土重來的路邊攤文化

早期日本路邊攤盛行,傍晚時分各個攤位都爆棚。但隨著城市化的腳步,如今街上已鮮有路邊攤的足跡。 1960 年代,福岡曾有多於 400 檔路邊攤,但如今已剩下少於 100 檔。2016 年,福岡重啟路邊攤牌照,打造美食街景點吸引遊客。英國廣播公司(BBC)文章深入走訪,細說路邊攤的由來和文化傳承。

當罷買成為一種抗爭方式

近月,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形式百變,人民除了上街抗議,發動三罷,還拒絕到中資商店消費。網民自製「黃藍餐廳」清單,供人們自行選擇。8 月中旬,「銀髮族」響應罷買行動,於沙田新城市派發傳單,呼籲眾人加入罷買行動。此招數看似獨特,但其實有深厚歷史淵源,更廣為各國示威者所用。Vox 就有文章分享罷買的歷史及成因。

向看護近親問症 + 演算法,就能完成驗屍?

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的死亡率中,發展中國家佔至少 3 分之 2。若要探究死因以對症下藥,必須有完善的生死記錄系統。為克服醫療設備的不完善,盧旺達政府與國際組織進行口頭驗屍(verbal autopsy)計劃,建設其數據系統。美聯社報道就介紹了此計劃的作用和未來方向。

紐約唐人街士紳化,華人何苦為難華人?

保護唐人街和下東區聯盟自 2015 年成立後,三不五時發起集會。最近有約 20 人聚集在曼哈頓大橋附近的東河街區示威,手握「反對歧視、反對迫遷、反對高租金」等的中英文海報,大喊口號抗議,反對一項於該地建造近 3,000 單位的高級公寓計劃。示威揭示了美國亞裔基層人民作為「典型的少數群體」,被忽視的苦難和擔憂。Vox 於是專訪當地居民,了解事件來龍去脈。

【日出運動】因氣候暖化而崛起的年輕人

2017 年,一群介於 20 歲的年輕人發起「日出運動(Sunrise Movement)」,為迫使政府對氣候暖化的議題作出政策上的改變,於 2018 年中期選舉時到議員 Nancy Pelosi 的辦公室靜坐,要求民主黨接納「綠色新政」。今年 8 月,年輕人再次發起示威與靜坐活動,要求參選總統候選人直視氣候議題。Vox 此別撰文解釋年輕人走上街頭的原因和運動的成效。

英國脫歐,蘇格蘭脫英?

2014 年,蘇格蘭政府曾進行脫英公投,最終以 55% 否決提案。但近年,隨著蘇格蘭紙幣漸不通用,脫英的民望愈來愈高。前保守黨副主席 Michael Ashcroth 8 月進行民調發現,有 47% 的人民贊成再次對脫英一事進行公投,反對的人數下降至 45%。隨後蘇格蘭政府打算於 2020 年再進行脫英公投。為何相隔 5 年,蘇格蘭民意會有如此變化?而蘇格蘭貨幣與脫英一事有何關聯?「華爾街日報」文章特此分析,一探究竟。

Forever 21 面臨破產危機?

說起時尚潮流,人人都識得快速時尚代表之一 Forever 21。品牌款式多樣、價錢親民,不論玩樂或正經場合,都曾是不少人的首選。但早前彭博社有報道指,其公司周轉資金不足,正面臨債務危機,有可能申請破產。故美國新聞網站 Vox 刊文分析,Forever 21 面臨破產的原因及其未來發展方向。

塔利班後,阿富汗電影重新起步

電影不只是娛樂,更是文化骨幹,記載當下時代思想和精神。阿富汗在伊斯蘭遜尼派武裝恐怖組織塔利班掌權的 5 年間,電影被視為荼毒思想的工具而遭肅清。雖塔利班大勢已去,但當地文藝仍處於停滯狀態,一群電影愛好者於是展開了重整電影業的計劃。「華盛頓郵報」特此採訪報道修復電影菲林的工作和多年來堅持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