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年,不少專制政權不單沒有走向民主化的道路,還加速個人集權。例如不同國家的修憲行動,杜特爾特的反恐惡法和盧卡申科的血腥鎮壓等等。同時,又有一些在位多年的獨裁者被推翻,例如高壓統治蘇丹近 30 年的巴希爾和掌控阿爾及利亞 20 載的布特弗利卡。有學者就在去年於政治學期刊撰文,分析獨裁者何時會進一步個人集權,而他們又要面對甚麼風險。
獨裁者
|共11篇|
暴君與詩
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可能是其最廣為流傳的詩詞作品。在這首詞中,誰才是史上最雄才大略、文武雙全的風流領袖,可謂昭然若揭。有趣的是,喜愛賣弄文采的暴君或獨裁者不止一位。獨裁者的文學水平如何?詩作如何揭示其人生經歷?專欄作家 Benjamin Ramm 早年便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撰文,介紹不同著名暴君的詩文與其人生的聯繫。
倒台 17 年,獨裁者薩達姆為何仍在國外被崇拜
有些獨裁者生前殘暴不仁,但死後卻被人懷緬,甚至崇拜。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曾經獨裁統治伊拉克 23 年,被指屠殺數以十萬計平民,例如什葉派穆斯林、庫爾德人和異見人士。在他任內,伊拉克又先後入侵伊朗和科威特,造成數以十萬計的軍民死傷。可是,這一個備受爭議的獨裁者,卻成為很多約旦人的偶像。
【白俄大選】三個女子,勝過一個獨裁者?
白俄羅斯將於週日舉行總統大選,在位 26 年的盧卡申科尋求第 6 度執政。這名剛從武漢肺炎康復過來的真.強人,卻遭遇前所未有的反對浪潮。當地爆發連場大型示威,抗議經濟慘淡、政府專制及抗疫無能。盧卡申科大力打壓,5 月至今拘捕數百人。但有 3 位女子仍然無畏無懼,決意挑戰「歐洲最後一個獨裁者」。
當國家走向一人獨裁,鎮壓就愈激烈
近年,學者都擔憂民主在退潮。民主國度的人對選舉失去信心,民粹勢力抬頭,專制國家的政府同時變得更專橫獨斷,也細分出不同的政體模式。美國密芝根州立大學政治學家 Erica Frantz 的研究團隊就發現,近年很多專制國家不單變得更專制,而且更走向一人獨裁的模式;而當一個國家愈獨裁,就會更常訴諸武力鎮壓。
極權支持者:獨裁國度下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在某些獨裁國家,無論政府如何貪污舞弊,軍隊如何屠殺人民,貧富如何懸殊,人民連上網的自由都沒有,依然會有一群真心擁戴政府的人。有學者就用為人熟悉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來解釋支持者對獨裁者的情意結。
沒有真相,社會難以向前
反送中的五大訴求中,其中一項就是獨立調查委員會,以希望找出衝突的真相,讓涉事者問責。政府則決定以監警會報告取代獨立調查,然而監警會只是無牙老虎,沒有實權,連國際專家組也在去年集體跳船。很多政治學和法律學專家就講過,在一個經歷大型衝突的社會,查找真相往往是建立和平的第一步,沒有真相,又怎會有和解的一天?
黑手黨國家:當政府同時是惡匪
在某些獨裁國度,政府不單會限制人權,打壓民主自由,更會與黑幫捍匪勾結,甚至直接參與犯罪活動,如販賣冰毒、霸佔官地和毆打市民。近年,政治學有一個新的術語:「黑手黨國家」(Mafia State),意思即是政府已經由罪犯接管,國際外交專家 Moisis Naim 就指出,黑手黨國家不單令法治淪喪,更是對國民安全的真正威脅。
邱翔鐘:普京 —— 戴民主面罩 行獨裁統治
上月中,普京宣佈準備修憲,削弱總統職權,增加國會和原來形同虛設的國務委員會的權力。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國際媒體學乖了。他們明白,不論普京出任哪一個職務,他會繼續掌握俄羅斯的大權,繼續做他的獨裁者。
國際刑警如何成為獨裁者的跨國爪牙
我們常會聽到「國際刑警」這個組織,最近一次是日本政府希望藉其協助,緝拿日產汽車前董事長戈恩。在香港的反送中運動,亦曾有網民發起去信國際刑警,要求介入調查香港警察。然而,有別於電影裡的英明形象,國際安全專家 Edward Lemon 去年撰文警告,國際刑警或已淪為獨裁者的跨國爪牙。
患社交障礙症的獨裁者,如何統治世界?
世界步入 21 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自由民主秩序受到第三波獨裁化浪潮衝擊,由中國、俄羅斯、土耳其到北韓,我們都可以見到獨裁強人的身影。這些「獨裁強人」對外一直保持威嚴、強悍、英明,乃至神聖的形象,而美國資深記者 Sarah Todd 卻撰文指出,從古至今,不少獨裁者都有社交障礙,私下皆為不善對談的怪人。她更進一步問,這些「狂人」如何在政治世界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