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

|共21篇|

科學狗:印尼發現超巨型細菌,竟可肉眼見到!

細菌是種微生物,往往不能用肉眼看到。不過最新刊於「科學」的研究指,在加勒比地區的紅樹林沼澤中,發現迄今已知最大型的細菌,不單比大多數細菌大 5,000 倍,也比巨型細菌大 50 倍,長度超過 1 厘米長!這種在紅樹林的腐爛樹葉表面上,發現的超巨型細菌華麗硫珠菌(Thiomargarita magnifica),學名中的 Magnifica 來自法語的 magnifique,有巨大的意思。

科學狗:瘧疾在港個案急升?另一傳染病爆發計時炸彈?

近期香港除了新冠疫情外,相信大家都會留意到有另一種傳染病 —— 瘧疾。由外國抵港人士傳入本地,在短短的 1 個月間,個案急升至 30 多宗。雖然部分人經治療後順利出院,但有部分患者情況較為嚴重,甚至已出現死亡個案。巿民大眾究竟對這種來至非洲的疾病知多少?對香港整體又會構成甚麼影響?

肌膚細胞逆齡,複製羊多莉有計?

身體隨年齡增長一點一滴的改變,是必然之事。可以在外表、皮膚上一直保持青春,相信是不少人的夢想。近日,英國劍橋 Babraham 研究所的科學家,就基於多年前複製羊多莉的技術加以創新,日漸接近這個夢想。科學家希望未來人體其他組織同樣可以「逆齡」,開發出治療糖尿病、心臟病、神經系統疾病等與年齡相關疾病的治療。

青春常駐:基因工程技術將可令人髮再生?

大家總希望新一年容光煥發,青春常駐。不少人就特別關心自己的頭髮密度,用上各式護髮產品,避免「M 字額」和「地中海」。未來,人們也許不用再擔心脫髮問題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刊登了專題報道,介紹生物學家如何研究在實驗室培育出「毛細胞」,讓人們有望髮再生。

鄭立:我的身體知多少 —— 連人體的細胞也可以擬人化,太有創意了

這些細胞並不是機器,而是有喜怒哀樂,也會有很多人類有的不良行為,而人體生病的時候,在裡面就會變成像颱風一樣天災。不過也像香港人一樣,就算是天災,細胞們都會盡忠職守的老奉返工,反正他們最多是偷懶,沒可能轉職和辭職。看著這個故事可以讓你理解人體的運作,我也是這樣理解了人體的運作,雖然後來都忘掉了大半。

大象獨有的「殭屍基因」,是癌症治療新契機?

到底是人類還是大象更容易患上癌症?癌症由 DNA 受損的細胞不正常增生所引起,以此推算,生物體型愈大,細胞便愈多;壽命愈長,便有更多時間和機會產生致癌的基因突變。然而,根據世衛數字,人類中每 6 宗死亡個案便有 1 宗與癌症有關,即約 17%;相對地,只有少於 5% 大象是死於癌症。科學家一直試圖破解箇中玄機,希望能為癌症治療技術帶來進展。

發現「新」立體,揭開生物科技新一頁?

球體、六角柱體、三角錐體…… 簡單如一隻杯、一枝鉛筆的設計,均應用著這些立體幾何設計。最近,科學家從皮膚細胞中發現一個以前未曾新立體幾何,並命名為盾柱體(Scutoid)。然而,立體可以有無限種,人們用泥膠黏土,便可以隨便弄一個「新立體」出來。是以,盾柱體的發現有何價值,使之能稱之為「新」?

捕捉死神身影:生物細胞的死亡速度

破解人類的死亡奥秘,一直是科學家們的共同目標。近日在最新出版的科學雜誌上,就有了細小而意義深遠的突破。研究人員剛測量到生物的源頭 —— 細胞的死亡速度。若能夠進一步破解,則可以施行效果更佳的治療方法,例如促使癌細胞自行毁滅,或阻止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神經細胞退化。掌握了細胞的死亡速度,就像捕捉到死神的身影。人類最終或能憑著醫學知識,左右生物的死亡速度。

方景文:「迷你胰臟」—— 糖尿病患者的新希望

科學家一直致力研究各種方法,希望幫助全球各地的糖尿病患者,特別是一型糖尿病患者。目前不少頂尖的生物醫學家都在奮力研究細胞移植技術,以及如何利用細胞修復受損的器官。邁阿密大學從移植細胞的部位入手,美國康乃爾大學則研究包裹胰島細胞的植入裝置。

治柏金遜症新方向:驅逐衰老細胞

現代科學相信柏金遜症起因複雜,受先天基因、生活習慣、環境毒素等因素影響,但說到抗病方法研究學者多不得其門而入。不過,最近有科學家另闢蹊徑,跳出傳統研究先天基因影響和生活層面等研究方向,發現可透過用藥破壞患者腦部僵化細胞,活化大腦,有望成為柏金遜症治療新方向。

基因編輯技術有望解救不治之症

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Cas9 舉世觸目,它讓科學家得以在基因排序中,精確編輯目標基因,理論上可以消除遺傳疾病,甚至能夠編寫人體基因,對人類未來影響深遠。這項技術在本月取得新突破,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將來利用修改版的 CRISPR,或可令糖尿病和肌肉營養不良症(Muscular dystrophy)等不治之症,得以改善病情,帶來治療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