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常駐:基因工程技術將可令人髮再生?

A+A-

大家總希望新一年容光煥發,青春常駐。不少人就特別關心自己的頭髮密度,用上各式護髮產品,避免「M 字額」和「地中海」。未來,人們也許不用再擔心脫髮問題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刊登了專題報道,介紹生物學家如何研究在實驗室培育出「毛細胞」(hair cell),讓人們有望髮再生。

千禧年代初,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團隊,在細胞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以成熟的體細胞培育出多功能幹細胞。自此之後,各種新鮮的研究意念在生物科學界湧現,科學家嘗試製作出不同類型的細胞,例如神經和心臟肌肉等。不過,科學家很難才找得到製作特定細胞的方程式,即使成功生產,如何把細胞移植到人體又是另一難題。現時只有少數的臨床應用案例;有日本科學家曾把視網膜細胞移植予失明人士;前年有美國藥廠則製造出胰島 B 細胞,聲稱治癒了一位 1 型糖尿病患者。

初創企業 dNovo 就是其中一間希望以基因工程技術,解決脫髮問題的研究機構。其創辦人 Ernesto Lujan 擁有史丹福大學基因學博士學位,他向「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表示,該公司可以把一般人體細胞(例如血細胞和脂肪細胞)基因重組,繼而生產出毛囊(hair follicles)成分;而他們已成功把一小撮人類頭髮,移植到一頭實驗老鼠身上。Lujan 指,目前還需要很多研究工作,但期待新技術可以根治人類的脫髮問題。

除此之外,另一間研究企業 Stemson,也正在研究如何把一般細胞轉化成毛髮細胞,目前已籌募得大約 2,250 萬美元研究經費,其中一個投資者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 AbbVie。Stemson 創辦人兼行政總監 Geoff Hamilton 亦透露,其研究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正嘗試把毛細胞植入老鼠和豬身上。無論是 Hamilton 或 Lujan ,都認為頭髮再生技術大有市場。現時大概一半的美國男性都面對脫髮煩惱,其中部分人更早在 20 歲就開始出現問題。

現時,美國市面上亦有一些生髮藥物,例如 Propecia 和 Rogaine,但並未廣泛應用。另一個方法是把一塊帶健全毛囊的皮膚,以外科手術形式植入禿髮的位置。Lujan 表示如果研究成功,醫學家也將會以類似方法,把基因重組出來的毛細胞移植到人體。哈佛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 Karl Koehler 相信,新技術推出時將會十分昂貴,並且要為個別客人度身訂做。他也關心脫髮問題,但現時的研究方向並非基因改造,而是培植「類器官」(organoids),製作人工毛囊。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細胞生物學教授 Paul Knoepfler批評,現時市場上充斥各種誇張陳述,呼籲顧客們要小心查證。Hamilton 也留意到類似現象,並在去年 12 月的「世界脫髮峰會」(Global Hair Loss Summit)上強調,該公司仍有許多研究工作要進行:「我們要向世界說明,我們是真正的科學家,研究是有風險的,不能保證最後一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