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有錢也打敗仗是甚麼怪事?

A+A-
明代捲軸畫「出警圖」,描繪明代騎兵及其身穿的長條袈裟。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上文提到大宋、大明的朝廷雖然有錢,打仗卻是一敗塗地,便引發朋友提出「為甚麼」這個永恆的問題。

中國古代王朝的戰鬥力到底如何?缺乏專門的軍事歷史訓練,我們當然很難探其究竟,但是有一件事很奇怪,可說是問題的關鍵:即免除軍人身份,是統治者實施獎賞的手段。換言之,從軍的身份等同賤民,而且是一種特殊的、遺傳的戶籍制度,即所謂的軍戶、兵戶,實質上等同懲罰,立下軍功之後,得到的獎賞,竟然是使他們恢復平民身份。

這樣的賞罰制度,除了中國的專制王朝,世上其他地方應該很難找到同樣的例子。眾所周知,羅馬帝國的軍力強大,軍功是獲得公民權的重要渠道。在歐洲封建制的時代,軍功則是貴族制度的根基,最初階的貴族稱為騎士,便是職業軍人,騎士的貴族頭銜也延續至今。

在古代歐洲,軍事是貴族專業,打起仗來需要馬匹、鎧甲、武器、糧草,以及照顧馬匹、武器、運輸的人手,都需要很多錢,一般平民怎能負擔得起,但是為貴族武士打工,有的也能獲得晉升,成為小貴族。但中國王朝恰好相反,譬如明朝的兵源,通常是帶罪之身,或者投降的俘虜,也就是俗說的「發配充軍」。

「充軍」這個詞匯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充」,因為是充,就不可能是精兵。在中國歷代王朝之中,當兵是非常凄涼的事情,首先是沒有裝備,要自己帶錢打工。譬如膾炙人口的「木蘭辭」,時代背景據說是北魏時代,最奇怪的是詩句是「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讀書的時候曾對此大惑不解,證明木蘭一家景況還不錯,否則的話,買不起軍服,冬天的時候捱凍,也是常有的事 —— 這樣的慘事,依然發生在 20 世紀,還拍成電影去歌頌。

在花木蘭的同時代,職業軍人已經是公認下賤的職業,甚至和奴婢的地位接近,而且由於是一種家族遺傳的戶籍,除非由統治者下令免除,否則世代都沒有機會「翻身」。尤其是明朝「寓兵於農」的政策,平時種地,戰時出征,負擔極其沉重,皇帝竟然自誇「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當然,這也不是他們的獨創,法家早就說過「有難則用其死,安平則盡其力」。明朝的皇帝,情願把銀兩埋在紫禁城的深坑裡,數數字自我陶醉,那麼又要為國效力,又要賣命的賤民也不都是傻瓜,兵痞、兵油子成為一種普遍風氣,從軍淪為「當差」,而民間更蔑稱為「丘八」,「好仔唔當差」便是這樣而來。

如此制度,如此觀念,這些專制王朝的軍隊,常常敗在游牧民族手下,自是理所當然,而不是像一些流行觀點認為,因為游牧民族戰爭成本低,沒有固定的土地,鐵蹄長驅,隨便搶掠,而農耕民族本身沒有外求,因此沒有戰爭欲望 —— 這怎麼可能?經濟如此匱乏,農民經常連飯都吃不飽,打甚麼仗?

戰鬥力低下的問題,有無改變?或者說,有無可能改變?答案是很明顯的。中國古代王朝的大軍,即使是秦國那樣的戰爭機器,驅動力是懲罰和畏懼,可說是一種恐怖主義,而不是榮譽制度。這恰巧反應了中國許多王朝統治,是建基於一種顛倒的價值觀,也就是法家所謂的「以良民治,必亂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強」,在這樣的統治秩序裡,愈衰愈有運行。

為甚麼就不能建立一個公正的制度呢?如果軍功可以帶來榮譽,使士兵或者農民的社會地位上升,他們就會要求更多的政治權利,像歐洲的封建貴族那樣,其實清初的大臣議政制度,也相當類似。追求制度的公正,大趨勢就是自由和民主,權力需要制衡,人人都有尊嚴和權利,這當然是專制統治者最不願意發生的一件事。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