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菲臘親王本月 9 日去世,眾所周知,在他離世前不久,哈里梅根爆料事件,在大西洋兩岸一度興風作浪,而「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翻譯成中文,就是「打倒」(down)英國王室,看來這類革命批鬥口號,非中文獨有。
當然,明白人立即看出苗頭,「紐約時報」叫喊革命,卻只針對英國王室,未免大細超,全世界保留王室者眾多,專門招呼英國,定屬「別有用心」。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由光榮革命至今,正好是 333 年,其中經歷了最嚴峻的法國大革命,20 世紀初又有俄國革命,廢除君主制的聲音其實一直不斷。當然,徹底瓦解貴族傳統的因素,是兩次世界大戰,完全是釜底抽薪,戰後的所謂貴族,是徒剩「軀殼」了,對比 19 世紀油畫或者 20 世紀初紀錄片中所見,可說是三魂不見了七魄。
在我們當下,大家對於貴族傳統,普遍嗤之以鼻。但「貴族精神」,無論是品格風度還是審美價值,大可繼續保留甚至發揚;普通人即使並非生於貴族之家,通過不斷的自我修養,未必不能成為有「貴氣」、「貴格」的人。
不錯,這聽起來是很好的,廢除貴族傳統,並不影響貴族精神的傳遞。因為人有貴賤賢愚,在 70 億人口之中,生來人品高貴的人,無論出生背景,總是有一定人口比例,就好像人渣也是必然存在一樣。
但現實和理論是兩回事。貴族傳統的徹底滅絕,是否對「貴族精神」的培養沒有影響呢?雖然當今英國王室成員,僅以高貴氣質而論,菲臘親王和哈里王子,就已經是瀑布級別的落差,似乎貴族傳統的存在,並沒有決定性的效果。果真如此?
在 21 世紀,貴族傳統的存在,已經不是作為裝載貴族精神的器皿,而意義更為重大的,是與過去的紐帶,是少數能跨越顛沛紛亂的時代巨變,接近恆常,而又活生生的存在,不是為了突顯人與人的等級之分 —— 身為貴族成員當然不足以是人品、道德、智力的保證,而是出於對歷史、文化的懷念和尊重。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便是最好的例子:女王自登基以來,世界星移斗換,首相從邱吉爾換到 BoJo,歷史的浩繁厚重,不需要多花力氣去解說,常人也能體會。
當然,貴族傳統,包括制度、儀式、禮節、服飾、語言、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歷史的容器,但是欠缺了這套傳統,並不是栽培不出王子公主這麼簡單(王子公主是否似模似樣,也要看其人資質對吧),而是對於歷史缺乏想像、體會甚至借鑒的 reference,人就容易變得不知天高地厚。
美國左媒攻擊英國王室,不排除他們因為獨立戰爭而對英國國王先天反感,但更主要的是,攻擊這傳統,符合今日美國左派顛覆傳統的革命宏旨,貴賤、賢愚、美醜的傳統標準全部要打爛,由他們重新定義。歷史當然也可以重新書寫,華盛頓、林肯都可以打倒,先賢為自由流血,但因為他們來不及喊出 BLM,當然也是不義之戰。
形容英國王室的意義,去年初離世的美學家 Sir Roger Scruton 如此比喻:「超越政治的光芒從一個更為平靜、更為尊崇的領域,照耀著塵世的繁囂。」(the light above politics which shines down on the human bustle from a calmer and more exalted sphere)美國那群人,缺乏足夠的想像力和審美力,當然體會不到,光芒的黯淡,是多麼令人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