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 2 月爆發疫症時,當地奢侈品行業遭受沉重打擊,名牌廠房被迫關閉,頓時失去原材料、訂單和勞動力。但行業沒有從此一沉不起,數月後,中國消費者因在封城期間減少外出,儲足「餘錢」添置名牌手袋,助意國名牌保住銷售額。
時裝
|共70篇|
武肺橫行,二手衣物市場也遭殃
舊衣回收原本是速食時裝的出口,但武漢肺炎打破行業平衡。病毒令人擔心舊衣衛生問題,居家禁令亦使二手衣物的需求減少,某些地方甚至拒收衣物。舊衣物不能順利流通,長遠可能影響整個行業。
找虛擬人物代言、區塊鏈技術做手袋 —— LV 虜獲年輕人之道
瑞士銀行(UBS)2018 年報告指出,LVMH 淨利有 3 分之 1 是由 21 歲至 37 歲的青年貢獻。該報告調查歐、美、中等地年輕人,發現 Gucci 與 LV 是最受歡迎的奢侈品牌。
進軍抖音、找來超模代言也沒用,Burberry 年輕化為何失敗?
奢侈品業由平價走向高價,成功案例並不多。投資銀行 Bernstein 奢侈品研究主管 Luca Solca 分析,除非該品牌有很強大潛力,或有強大財力,才有機會成功。就如過去高價手袋是愛馬仕以及 Chanel 的天下,然而 LV 推出的 Capucines 系列仍能在高價定位袋款站穩一席之地,算是少數成功例子。
疫情催動時裝品牌併購潮?
疫情衝擊下,人們不上街、不購物,就連工作也 work from home。當休閒服飾、瑜伽褲、拖鞋,取代了西裝、名牌袋與高跟鞋,時裝產業該如何生存?
疫後發胖買新衫,時裝網店生意興隆?
凡事有失必有得,在武漢肺炎大流行之下,此話同樣準確。過去數週,美國實施封鎖令抗疫,人人被困家中,乾脆整天穿著運動褲,狂吃零食打發時間。結果他們失去了自由,卻得到了十幾磅脂肪。如今準備重新出門,襯衣勉強才扣起來,牛仔褲再也穿不下。即使多數人決心減肥,也非一時三刻辦得到。大碼服裝遂成這段過渡期的恩物,一些時裝公司在疫後反而生意興隆。
時裝新趨勢:避開人臉辨識
人臉辨識監察聲稱可用於預防犯罪及不當行為,但同樣地,亦方便了「老大哥」追蹤所謂異己。無論目的為何,都必定牽涉個人私隱問題。為了保護個人私隱,時裝界興起反人臉辨識裝扮。
蘑菇製的…… 手袋?
全球 20% 的廢水及 10% 碳排放,皆來自時裝業界。關注氣候問題的抗爭組織 Extinction Rebellion 甚至發起「時裝杯葛」運動,呼籲人們一年內不買任何新衣。但環保和時尚不一定「水火不容」,新一批創新生物材料可取代棉花和皮革等浪費性紡織品,或能提供一種折衷方案。
LVMH 三大轉型策略奏效,CEO 竄升全球第二大億萬富豪
如果不是一腳踢下比爾蓋茲,晉升全球第二大富豪,恐怕還很少有人注意到法國名牌龍頭 LVMH 行政總裁阿爾諾(Bernard Arnault)主導的轉型成績有多麼亮眼。
紅眼:「JOJO 的奇妙冒險.石之海」—— 空條徐倫的時尚圖鑑
承接上周的開場白,接下來繼續談 JOJO 的第 6 部作品「石之海」。這一部從「週刊少年 JUMP」2000 年 1 月號開始連載的作品,名副其實是千禧新世代之作。而且,有別於過去幾代的時空背景,故事以 2011 年的未來世界為視點,舞台從意大利搬到美國,故事主角則換成第 3 部 JOJO 繼承者空條承太郎的女兒,空條徐倫。
超越麥當娜,掌 6 億資產的最富有女歌手 —— Rihanna
2005 年,16 歲的 Rihanna 從出生地島國巴巴多斯(Barbados)到美國開始發展歌唱事業。如今她蛻變成獨當一面的創業家,發展化妝品、內衣品牌之餘,更與奢侈品集團 LVMH 合作,創立其奢侈品牌「Fenty」。據「褔布斯」報道,Rihanna 資產達 6 億美元,超越麥當娜、Céline Dion 及 Beyoncé 等全球著名女歌手。年僅 31 歲的她,到底如何成就這一切?
不討好粉絲,身價逾 2 億英鎊的女企業家
被「今日管理」評選為英國最成功企業家,營業額 5 年增長約 30 倍,個人身價逾 2 億英鎊,而她的老公,還是全球身價最高的足球員之一。維多利亞.碧咸,無疑是當代女性期望成為的樣貌。
方俊傑:「英倫壞男孩:McQueen」—— 男孩不壞
對於時裝,我的認識接近零。對於時裝設計師,興趣反而大。紀錄片「英倫壞男孩:McQueen」,主角是於 2010 年自殺身亡的英國設計師 Alexander McQueen,逝世時才四十歲。相較現年接近八十,仍然在生的英國行家 Vivienne Westwood,Alexander McQueen 的經歷固然比較悲情。
從創業神話到陷入內憂外患,Superdry 敗因何在?
運服外套和防風衣上的日文字「極度乾燥」,或令不少消費者受騙。其實全球連鎖時裝品牌 Superdry 初時是一個英國車特咸市集的小攤檔,亦曾是英國時裝界一個迅速成名的創業神話。不過成立 16 年後,隨著創辦人離巢,銷售策略混亂,業績低迷的「極度乾燥」,如今顯得「極度不堪」。
執掌 Chanel 三十年,誰是老佛爺的繼任人?
世人尊稱「老佛爺」的殿堂級時裝設計師 Karl Lagerfeld,執掌 Chanel 超過 30 年,就算不認識哪些經典設計出自其手筆,都會認得他多年如一的標誌性打扮。那個一身勁裝,總是戴著手套、墨鏡,紮起一條馬尾辮的「白頭佬」,卻在今年 Chanel 的巴黎春夏高級時裝展上不見蹤影。比起時裝展,老佛爺的失蹤更令人關注 Chanel 的往後動向。
紅地氈破壞者
星光熠熠的頒獎禮紅地氈之上,男女大不同,女星往往花枝招展,務求每個細節都別出心裁。但一眾男星總是一套標準的 Black tie 燕尾服,沉悶的西裝領帶配搭,被視為莊重,背後是牢不可破的傳統禮儀,但事隔多年,男演員之中逐漸多了時尚壞孩子,鎂光燈下專門破壞悶俗禮儀。
腰包進化史:從人類古文明到奢侈潮物
「腰包」今日已成為時尚界的新寵,2018 年頭 10 個月,腰包銷量佔了美國配飾產品增長的 4 分之 1。儘管如腰包一點都不奢華別緻,過去出現於街市小販、爬山人士和運動愛好者身上,但今日它確實是奢侈品牌的頭號商品。在 1980 年代,隨著人們日常更喜歡穿運動服裝,以及出國旅遊熱潮的興起。不過,把這股熱潮形容為 80 年代的「潮流復興」,未必完全正確。認為腰包是 80 年代產品,這種觀點是短視的,因為在人類漫長歷史中,腰包的「潮流」有著更史詩般的古老文化。
時裝界的傾斜現實:只有頭 20 位是真正贏家
如果你曾想過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甚至建立自己的時裝品牌,憑著曠世的才華和創意已不足夠了 —— 因為時機的掌握也很重要,但時裝界的創業時機,或許早已不再。看過業內統計數據,你將會重新審視夢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
林宇:Dolce & Gabbana 教材式公關災難
Dolce & Gabbana 的辱華風波,到今日兩名設計師 Domenico Dolce 與 Stefano Gabbana 拍下道歉影片,可說是帶領品牌走向滅亡的歷史一刻。因為能錯的,他們都全部做錯了。
Google 在紙媒上賣廣告,所為何事?
Google 最近在紙本雜誌上賣廣告,作為互聯網巨頭,這種做法或令人費解。的確,紙本雜誌的影響力已不如互聯網,但互聯網難以取代的,是人對時尚雜誌封面仍抱有憧憬,如果用智能手機就能拍出雜誌封面,相信會令不少人驚喜,而這就正中 Google 下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