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討論愈堅持己見的時代,如何討論才有意義?

A+A-
Charles Francois Jalabert,Horace, Virgil and Varius at the house of Maecenas(1846)。 圖片來源:Leemage/Corbis via Getty Images

既然人類有能力理性思考,為何我們會經常做錯決定?甚至在事實面前,也要堅持無理的觀點?在與別人爭論時,我們經常能察覺對方的偏見,覺得自己相對中立。然而,人類其實就是無法做到毫無偏見。英國一個互動劇場告訴你,討論才可以得出最好的決策。

位於英國紐卡素的劇場 fanSHEN,與倫敦國王學院的神經學家 Kris De Meyer 合作,開展名為「正義辛迪加(The Justice Syndicate)」的計劃。這個項目一方面是互動劇場,另一方面則是個心理實驗,由觀眾作陪審團參與其中,演員則是證人,憶述一件虛構案件的經過與發展。

De Meyer 認為,互動劇場非常真實,能產出較準確的結果,是 20 年前無法做到的研究方法。他希望實驗有助解釋現今不斷升溫的政治分化:「當推文(Twitter 上的帖子)能與某些團體的人產生共鳴或惹惱他們,便會迅速地散播開去。社交媒體擴大了原有的分化情況,可能令事情變得更糟。」

「正義辛迪加」劇場。 圖片來源:Broadway Cinema/Twitter

自 2017 年開始,fanSHEN 出演了約 20 場「正義辛迪加」,De Meyer 借劇場收集數據,從中探索人們怎樣建立或改變意見、人們依賴直覺的傾向,還有群體如何改變個人意見。在演出期間,配合劇場使用的軟件會分 3 次詢問參加者支持哪一方,同時紀錄他們看待每條證據所用的時間。

而從最近幾場演出的統計結果可見,縱使劇場中不斷介紹更多新證據,近一半參加者依然不會改變自己一開始的看法。負責為劇場設計軟件的 Joe McAlister 說:「人們對哪些才是重要資訊的看法都不同,教我知道原來人們有很多不同和特殊的偏見,頗有趣之餘,又有些可怕。」例如在一場虛構案件中,女原告在與男被告雲雨過後斷言自己被其強姦,McAlister 說較年輕的參加者都會著重於雙方共識方面(consent)的問題。

一直以來,心理學家著力研究人們怎樣作出決策。已故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Leon Festinger 於 50 年代曾指出,當我們的想法出現矛盾、或行為與信仰有衝突時,心裡便會有一種不適,稱為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他的學生 Elliot Aronson 更進一步指出,認知失調會導致決策變得糟糕,如事情關係到自我形象則更甚。

「正義辛迪加」劇場。 圖片來源:fanshen

以上種種都會導致我們出現確認偏差(confirmation bias),傾向對支持自己信念的證據或資訊,予以更多關注和認同。法國認知心理學家 Hugo Mercier 與 Dan Sperber 在 2017 年的著作 The Enigma of Reason 中指出,人類是群體生物,因此我們深深在意自己在人前看起來是否聰明、有能力和可信,我們的論證能力不是要變得可以最有邏輯地解決問題,而是要與人爭辯,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Mercier 說:「我們經常在證明自己,並嘗試説服別人自己就是他們理想的合作對象。從這方面來看,要堅持一個與自己想法不同的觀點並不合理,反而帶著偏見則更為合理。」

Mercier 認為,當人們是在獨自思考,或只是與一群意見相近的人一起討論,十次有九次他們都會堅持自己帶偏見的看法,分化油然而生:「但如果你在一群有共同意向但不同意見的群體中,這樣的環境下思考能夠幫助得出更好的答案。」在 2014 年,他和同事進行實驗,給予受驗者一項推理任務,只有 22% 的個人受驗者能夠完成,但小團體在有討論的情況下,能將機率提高至 63%。

而「正義辛迪加」正是要塑造一個讓人們討論的環境。劇場的設計者相信,更深入了解甚麼心理條件會觸發及影響我們的決策,能夠令我們思想變得更開明、寬容和理性。De Meyer 說:「最有效的學習形式是靠體驗,我希望令人們了解到自己怎樣思考和表現,這有助他們在真實環境,處理會受情緒和直覺影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