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身處同理心匱乏的時代?

A+A-
有市民為墮樓身亡的反送中示威者相擁而泣。 圖片來源:路透社

面對有人遭受暴力對待,被打得頭破血流,為何總有些人幸災樂禍?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Jamil Zaki 在最新著作 The War for Kindness: Building Empathy in a Fractured World 指出,我們現代人的同理心(empathy)正不斷消減,可能是互聯網時代的部落主義造成,但只要社會條件許可,同理心可以經後天悉心滋養。

作者認為,當今世界受到部落主義(tribalism)威脅,個人日益遭到孤立,不利於同理心的滋長。他形容「作為一名研究同情的心理學家,就好像研究極地冰山的氣候學家:我們日復日發現它是何等珍貴,卻見證它在我們周遭消失。」但正如環保分子力挽狂瀾,意圖挽救全球升溫危機,作者亦提出多個滋養同理心的例子,譬如攝影記者在前線記錄人民起義、喪禮與戰爭場景時,對大眾有何心理效應等等。

作品開宗明義指出,我們的情緒不同於動物本能,是可以經我們引導的。所謂「同理心」只是一系列人類互動的概括分類,以形容「人與人不同的互動方式,包括分享、思慮和關心他人的感受」。同理心就有如人際關係的「強力膠水」(superglue)。

他接受「經濟學人」訪問時指出,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有多種方法衡量同理心,包括透過對談了解他們有多關心別人、衡量他們模仿別人表情的程度、在別人受苦之際會否退讓、測試他們如何解讀別人經驗,以及我們感覺愉悅與目睹別人快樂之時,大腦活動有甚麼分別。

美國有心理學研究分別在 1979 年與 2009 年,以問卷形式向數十萬人展開調查。結果顯示,2009 年平均人口的同理心,較 1979 年下跌約 75%。這可能是由於愈來愈多人選擇獨居,沉迷互聯網世界,社會立場愈趨兩極,愈來愈少參與教會聚會和群體運動等,但確實原因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作者指出,現在我們普遍以神經科學的角度切入,以為同理心作為大腦的機制,同理心多寡都是天生,本性難移,但實際上大腦是會隨著我們的經驗、習慣和行為改變。舉例說,兩年前有神經科學研究,以冥想方式培養人的「善心」,數個月後再作調查發現,他們確實更善於理解別人感受,對陌生人更慷慨,與同理心相關的大腦組織甚至有所增長。

但人類始終擁有強大的心理機制,以區分「我們」與「他們」,在互相競爭和恐懼情緒下,更可能抑止同理心,甚至出現幸災樂禍心態。只有在人們為相同目標團結一致,在相對平等的環境下,同理心才能夠得到滋養;另一名心理學家 Robb Willer 同樣發現,在政治爭論當中,如果運用同理心轉換立場思考,再組織論據進行辯論,較容易把對方拉到自己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