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六重苦」困境,安倍經濟學促成日本製造業回歸

A+A-
在豐田的元町工場內,工人正為汽車安裝引擎組件。 圖片來源:Tomohiro Ohsumi/Getty Images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國際經濟課副課長明日山陽子,分析了日本國內企業的設備投資趨勢,若分成國內和海外,結果發現國內投資比率原本持續下滑,在 2008 年金融風暴後日元升值下,已在 2014 年左右觸底。

「安倍經濟學」帶來的景氣復甦是主要推手。大膽的貨幣寬鬆政策和擴大財政支出帶動景氣竄升,如日元升值和法人有效稅率居高不下等,號稱「六重苦」的困境也獲得解決。一旦企業業績回春,手邊有了多餘的資金,國內廠商便積極進行設備投資。

當然,並非所有企業的業績都變好,也不見得就會強化設備投資意願。就算日元升值警報解除,出口競爭力恢復,像是電子設備和家電等產業,必須和人事成本低廉的新興國家競爭,仍不能輕易轉回日本國內生產。

甚麼樣的企業才能在日本製造並成長?「日經 Business」調查了日本國內逾 18,000 間製造業公司的財務資料,分析截至 2017 年共 3 年的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將公司分成以小資本高效率獲利的「損益型(PL 型)」企業,以及靠大資本獲利、資本密集型的「資產型(BS 型)」企業。

在這兩類企業之下,以戰略不同,區分為重視設備投資因而增加固定資產的「自製派(Make)」,或重視對外採購因此增加供應商家數的「外購派(Buy)」,然後分別統計這些公司 2015 年至 2017 年的營業利益增長率。

結果發現,獲利增加幅度最大的企業,是損益型企業中的自製派,營業利益增長率為 2.2%。其他損益型併用自製和外購戰略的企業,也有 1% 的增長。

「這表示確實增加資本的企業,亦即進行設備投資的企業正在增長,」帝國資料庫綜合研究所的市川翼說。當然也可能是因有增長,才會進行設備投資,不過無論如何,「投資」和「增長」可說是密不可分。有趣的是,資本密集的資產型企業即使獲利下滑,若偏向自製派,「傷口」也會較淺。這項分析結果顯示,就算金額不大,持續投資也是增長的捷徑。

到底日本的優勢在哪裡?首先應該就是高品質人才眾多。新興國家的員工多為了工資不斷跳槽,即使職業訓練也難以提升整體的技能。

「日本製造業除了成本以外,都不輸給中國或亞洲其他國家,」東京大學製造經營研究中心教授新宅純二郎表示,生產一輛汽車耗費總作業量以「工時」來估計,亞洲各國中以日本最低,生產力達中國的 2.7 倍。日本的製造工場擅長摒除浪費,能使過程快速又有效率。薪金差距縮小後只要能發揮高生產力,就可相對提高日本的製造競爭力。

「日經 Business」認為,今後全球製造業將朝向在市場附近製造的「地產地銷」模式發展,薪金低廉不再代表製造業的競爭力,這也是再次強化日本國內製造基礎的大好機會。

德國也在「工業 4.0」大旗下,開始強化製造業的競爭力,將物聯網和人工智能(AI)等數碼技術帶入製造現場,促進革新。

在全球薪金水準逐漸靠攏的時代,今後製造業的競爭力受生產力左右的比重可望愈來愈高。雖然仍殘留著匯率變動的風險,但勝敗關鍵,將是誰能更快、更便宜的生產更高品質的產品。日本製造業將活用優勢,由目標實現超高效率工廠的現場出發,探索「致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