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大國】國內賣不完的車,傾銷海外又贏

A+A-
江蘇省連雲港的汽車專用運輸船,以及有待裝載的出口汽車。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中國經濟放緩,國內消費者支出減少,眾多產品都在出口市場失利,唯獨汽車業出口增長強勁。自俄烏戰爭爆發,中國車廠通過火車出口汽車,已在俄羅斯市場一躍佔據主導地位。如今在東南亞、澳洲、南美和墨西哥,中國汽車的市場份額亦顯著增長,並以廉價的汽油車為主。究竟是甚麼原因推使中國汽車出口一枝獨秀?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今年頭 8 個月中國商品整體出口下跌 5.5%,包括消費電子產品和傢具。然而,汽車出口量卻在短短 3 年增加 4 倍,今年截至 7 月份為止更驚人地增長 86%,使中國超越日本成為最大汽車出口國。

中國品牌汽車轉銷海外,同時受到國內外因素左右。由於房地產價格下跌,國內消費者變得更為保守,幾乎在所有範疇的消費都減少。即使持續 3 年的嚴格「動態清零」防疫政策解除,消費者信心仍然低落。再者,中國家庭即使購買國產汽車,亦更傾向電動車,導致汽油車供應過剩,需要靠海外市場消化。

生產汽車懸架和避震器的江蘇淮安製造商。 圖片來源:路透社

另一個問題是,中國車廠有大量未使用的產能,每年仍可生產大約 1,500 萬輛汽油車。上海顧問公司 Automobility 行政總裁 Bill Russo 指出,除非打算關閉工廠,否則出口市場就是車廠的出路。於是乎,今年中國車廠便把超過 400 萬輛供應過剩的汽車,以低價傾銷到國外市場。

從廉價鋼鐵和電子零件,到地方政府提供廉價土地、近零息貸款及其他補貼,都給了中國車廠龐大競爭優勢。慕尼黑車展等業界活動,愈加認可改進後的中國製汽車品質,同樣有利中國車廠搶佔更多市場份額。這邊廂,澳洲的中國汽車銷量超越南韓,甚至接近勁敵日本;那邊廂,中國也迅速擴大對墨西哥和英國的汽車出口,並開始增加對比利時和西班牙的出貨量。

出口瓶頸:造船不及造車快

目前中國汽車出口最大的障礙,僅僅在於汽車專用運輸船短缺。前通用汽車印尼總裁 Michael Dunne 坦言:「他們製造汽車的速度,遠超他們建船的速度。」不過,這種情況可能正在改變。中國車廠如比亞迪(BYD)和奇瑞(Chery),以及向它們提供運輸服務的歐洲及新加坡船運公司,囊括幾乎全球 170 艘待建的汽車專用運輸船訂單,大部分預計在未來 3 年內完工。

目前長江沿岸的造船廠都加緊建船,這些船類似巨型浮動停車場,一次可容納 5,000 輛或以上的汽車。有鄰近南京的儀徵市金陵船舶工人指出,現在船廠每天都有夜班趕工。建船的誘因很明顯,兩年前租用汽車運輸船每天才 1.6 萬美元,如今漲價至 10.5 萬美元,建造自家船隊反而更划算。

在出口市場上,由於美國在總統杜林普時代向中國制訂各類關稅,阻止中國對美國出口汽車,以致中國車廠都把目光移向歐洲,利用幾年前收購的歐洲品牌 Volvo 和 MG 等進入歐洲市場。中國國企上汽集團於 2007 年收購英國汽車品牌 MG,從而向英國傾銷廉價的中國製汽車,還使得 MG 今年重新成為澳洲最暢銷汽車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