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求知識產權的社會,剽竊他人創作自然會引起批評。不過相比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之間直接偷竊對方畫作,剽竊似乎已經比較「客氣」。大英博物館版畫及繪畫部門學者 Grant Lewis 在藝術雜誌 Apollo 撰文指,隨著意大利文藝復興成熟,盜畫成了藝術家一大行業危害。
盜竊
|共9篇|
茶里:第一次收到台灣判決書
我去報案後不到 3 天,警方就憑著房東幫忙調的監視器錄像抓到犯人,最後腳踏車平安歸來。本來在網上 PO 完文,幾個月後我都快忘記這件事了,沒想到 11 月突然收到一封來自高雄地方法院的判決書,才發現當初的犯人被判刑了。
Tiktok 挑戰:為「Like」破壞學校設施
兒童及青少年重視同儕關係,有時會因跟風或博得注意,而冒險做出違規行為。如今社交媒體加大他們的「討讚」壓力,甚或因此做出更多反叛行為。像在美國,社交網站上興起的盜竊挑戰,就引發青少年爭相仿傚。
為何偷汽車零件好過偷黃金?
在日本著名汽車品牌發源地豐田市附近,警察最近碰到一宗罕見的偷車案。該名小偷的目標並非汽車,而是車底的催化轉換器,同樣情況在歐美地區亦時有發生,只因零件中所含的貴金屬,比黃金更貴。
【動物怪行為】山雀愛拔哺乳動物毛
科學家們早已發現鳥類懂得偷各式各樣的東西,像用塑膠、珠寶等來裝飾牠們的巢穴。除此之外,更有一些鳥類想要得到毛髮,甚至會明目張膽地在活生生的哺乳動物身上拔毛,只為得到有用的築巢材料。
美墨邊境中,迷幻的蟾蜍盜竊
美國和墨西哥交界的索諾拉沙漠,佔美國加州、亞利桑那州及墨西哥索諾拉州大片地區。沙漠裡有一種特有蟾蜍物種:科羅拉多河蟾蜍(Colorado River toad),其分泌物可提煉出迷幻藥。據美國「大西洋」雜誌報道,近年在美國,盜竊這種蟾蜍再提煉迷幻藥的情況有所增加,亞利桑那大學沙漠實驗室研究助理 Robert Villa 就十分憂慮這個盜竊蟾蜍的問題。
納粹展品接連失竊,原因為何?
第二次世界大戰將納粹主義掃入歷史垃圾堆,不少納粹時代的物品則進入博物館,成為紀錄。不過近期荷蘭及丹麥發生多宗納粹展品盜竊事件,引起媒體關注。
菲律賓「植症大流行」中
在家千日好,久了卻覺悶。想為住所增添生氣或新意,放些花草確是不錯的選擇。但在菲律賓,由於居家抗疫而帶動的園藝熱,卻對環境造成意想不到的破壞 —— 一些植物價格被炒高 3,000%,部分賣家甚至深入森林及山區,挖走瀕臨滅絕的品種。
義工代警察的根本問題
當警察辦事不力,市民該如何是好?威尼斯堪稱「扒手天堂」,尤其在夏天這種旅遊旺季,往往有大批遊客的財物被盜。當地警方捉賊無力,令小偷愈發猖獗,一批名為「不分心市民(Cittadini non distratti,CND)」的義工就接力進場,取而代之打擊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