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植症大流行」中

A+A-
馬尼拉大都會一名居民正在天台打理植物。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家千日好,久了卻覺悶。想為住所增添生氣或新意,放些花草確是不錯的選擇。但在菲律賓,由於居家抗疫而帶動的園藝熱,卻對環境造成意想不到的破壞 —— 一些植物價格被炒高 3,000%,部分賣家甚至深入森林及山區,挖走瀕臨滅絕的品種。

今年初,菲國頒佈極為嚴格的封鎖令,擠迫環境加上苦悶生活,令大批嚮往自然、特別是 22 至 38 歲的青年人,對家居園藝產生興趣,把多出的時間、金錢和精力,放在照顧植物及收集新品種上。一些生意受影響的企業家,亦把業務轉向或擴展至園藝。Marvin Braceros 在其高級餐廳結業後改售室內植物,沒想到銷情相當理想,他計劃在下月再多開 7 間分店。

但與此同時,植物市場出現異變。資深植物迷 Aris John Trinidad 發現:「症疫大流行以來,價格持續攀升,情況令人震驚。我記得在 2018 年,買盆龜背竹只需 800 菲律賓披索(約 128 港元),但現在我看到叫價 15,000 披索(約 2,400 港元)。」同好 Win Marcella 亦指,像彩葉芋、橡膠樹及蕨類植物等常見品種,在合法苗圃的售價也比疫症爆發前高出 35% 至 40%。

園藝店東主 Amor Alcantara 則指出,部分業者在這非常時期,以不良手法斂財。「供應商把售價抬高至心水價目,有賣家更將植物標榜為『罕見』,但卻並非由他們親自栽種,而是從山區非法獲取。」生態系統專家 Rogelio Demallete 更指,不但常見於盆景製作的豬籠草及水芫花均成搶手貨,就連一些「易危」與「瀕危」品種,譬如斑馬觀音蓮及美葉觀音蓮,同樣被非法採摘。

生物多樣性管理局局長 Ricardo Calderon 承認,偷採植物的舉報在疫症爆發後開始增加。他指大部分涉案者,都是從馬尼拉大都會回鄉避疫的人,其餘則是無以維生的原住民,出售野生植物以賺快錢。該部門現與國家調查局聯手打擊相關行為,加強監控社交媒體及巡邏自然保護區,同時警告市民,若收集被列為極度瀕危的野生植物,有可能面臨巨額罰款,以及最高監禁 12 年。

不過 Calderon 表示,從疫症流行至今無人被控。而偷竊植物的行為,更不限於郊外。Alcantara 透露,一盆價值 9,000 菲律賓披索(約 1,440 港元)的迷你紅掌,在上月於車庫被盜。加上她發現花盆等園藝用品,也因為這股種植熱潮而被炒貴 3 至 5 倍,只得暫停購買陶盆,令她不禁抱怨:「對我來說,這好比一場『植症大流行』(plantde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