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

|共106篇|

【政府無能】警黑勾結,孩童擁槍自救

墨西哥黑幫勢力滲透各地,雖政府長期打擊罪犯,卻仍有不少貪污、包庇罪犯等醜聞,形成警黑勾結的景象。為保護家園,鎮上人民不再期盼政府,而是選擇自救。墨西哥格雷羅州一個偏遠山區的原住民小鎮,便有一群年輕孩子,拿起槍支,進行軍訓般的訓練,只為保護家園。

救世軍:擺脫隱閉陰霾 重上職場

29 歲的 Kenny 曾長時間隱閉在家,九年來沒有任何工作,每天靠上網度日;家人看在眼裡雖不是味兒,卻因兒子嚴重的社交恐懼症,他們對這情況也無從入手。直至接觸到救世軍「E.A.S.Y. Job 青年師徒計劃(師徒計劃)」,Kenny 成功「脫隱」重返職場,在烘焙界找到志向,更尋獲與人相處的自信。

英國政治兩極化、世代出現裂痕,錯在社區規劃?

由香港街頭抗爭、台灣大選、到歐美的氣候罷課運動,各國世代間的政治分野正日益加劇,近年英國鬧脫歐鬧得沸沸揚揚,長者與年輕世代的立場同樣出現巨大鴻溝。有英國專欄作家斷言,世代之間的政治矛盾,是由英國失敗的社區規劃促成,導致長者在退休社區中「與世隔絕」,難與年輕世代坦誠交流,究竟這種解釋是否站得住腳?

【Soul Monday】威尼斯水災,年輕人幫忙清理善後

本月中,威尼斯經歷 50 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水災,水位一度升高至 1.87 米,兩人不幸喪生。洪水退去後,昔日山明水秀的街道,頓時顯得一片狼藉。天災破壞了建築和街道,卻凝聚了人們的心。街道上出現了上百名年輕人,自動自發幫忙清潔及收集垃圾,幫助威尼斯恢復往日面貌。

「不成功便地獄」的南韓,如何開始擁抱失敗?

為了進入一流學府,畢業後找到體面工作的所謂「成功」,長期繃緊的氣氛令不少南韓年輕人窒息,甚至因此喪命。據網媒 Quartz 報道,南韓開始出現接受失敗的風氣,有初創企業老闆設立「Don’t Worry Village」,為年青人提供暫時避風港,給予他們思考未來的空間。

為何大人總是不滿年輕人?

香港示威由 6 月延續至今,輿論總是圍繞於所謂「不讀書、不工作、受人擺佈」的年輕人身上。有如早前紐西蘭 25 歲議員 Chlöe Swarbrick 使用網絡術語「OK boomer 」回應在座議員,被轟年輕人沒有基本尊重。世代之間的指罵,似乎從未停止過。到底為甚麼大人總是看年輕人不順眼,覺得他們自大又一事無成?「Vox」文章嘗試揭開謎底。

心累的千禧世代,積極尋求心理治療

世道愈發艱難,政治混亂、經濟不景、氣候變化、人心疏離等問題,令全球的年青人都不太好過,情緒或多或少受到困擾。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當下 20 至 30 多歲的美國青年較過去的同年紀人士,更常就精神健康尋求協助,而他們亦正改變心理治療的本質。

救世軍:青銀交流的藝術橋樑

當年青人把藝術帶入長者生活,可以產生怎樣的奇妙作用?來自救世軍「Teen E.無縫」計劃的一班青年導師,運用藝術治療,與單位內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一起創作,讓他們抒發情緒感受,重燃信心,又以笑容打破隔膜,嘗試了解銀髮一族的內心世界和需要,令彼此建立起深厚關係,實踐青銀共融。

方俊傑:「搖滾青春頌」—— 英國青年的熱血追夢記

看完電影,如果你為人子女,你或者會了解多一點淺藍父母的想法,了解他們為甚麼被剝削也打不還手;如果你為人父母,也希望你可以接受世界不斷進步,你的一套,不可能強加在新一代身上,除非,你想你的兒子跟自己一樣捱苦。

【專訪】堤幸彥:要用自己的說話發聲

堤幸彥這位鬼才導演,如今已過六旬,他卻比過去更要走近年青人的內心深處。新作「十二個想死的孩子」改編自同名小說,故事講述 12 名決意尋死的青少年,齊集一間廢棄醫院的密室,打算就集體安樂死表決,卻發現房內竟有第 13 人的屍體。他們「想要自殺卻不想被殺」,只好在互相猜度中找出凶手。與此同時,各人想要輕生的原因亦逐漸浮現。

青年也恐性無能,只怪 AV 看太多?

去年有傳媒報道,陽痿在香港出現年輕化趨勢。事實上,這個問題同樣困擾歐美國家。光在英國,最新研究及調查顯示,約有 14% 至 35% 的青年曾有勃起功能障礙。一些人將此歸咎於充斥網絡的免費色情片,認為高清 AV 垂手可得以後,愈多青年出現不舉問題。但真相如何?英國「衛報」就此向一些專家及病患求證。

被遺忘的二手滾軸溜冰鞋,如何改變肯亞新生代

在 8、90 年代,包括香港在內,不少生活於摩登都市的年輕人,都曾經流行一種競速玩意:滾軸溜冰。然而,隨著熱潮已退,愛好者人數逐年減少,當年香港因應流行而興建的眾多滾軸溜冰場,亦面臨著日久失修的問題,形同虛設。賣不出去或被丟棄的滾軸溜冰鞋,幸運地並非全部送到堆填區埋葬。在地球另一端,人棄我取的二手滾軸溜冰鞋,成為東非青年的熱潮之一。

甚麼是藍鯨遊戲?讓你自殺的把戲?

2015 年 11 月,17 歲俄羅斯少女 Rina Palenkova 臥軌自殺,在俄國最大社交網絡 Vkontakte(VK)掀起廣泛討論。Rina 的死之所以受到關注,在於她是「藍鯨遊戲」中第一個自殺的人。藍鯨遊戲有不少謎團,令事件彷彿處於都市傳說與現實之間。但有網絡專家質疑,所謂的遊戲只是杜撰,英國網絡安全中心在 2017 年則以「聳人聽聞的假新聞故事」形容之。

孩子自慰是問題嗎?

假如覺得你年紀尚幼的子女在家中鬼鬼祟祟,或不時潛入房間,久久閉門不出,在某方面,也許他開始「生性」了。不過,身處大廳的父母看在眼中,卻未必倍感安慰,因為擔心孩子會否因這種秘密小勾當,有損身心健康。想跟子女討論自慰的話題,又怕尷尬,不懂如何啟齒?美國兒科醫生兼紐約大學兒科教授 Perri Klass 於「紐約時報」專欄撰文,指父母其實無需過於擔心。

青年不再愛做愛?

日本有所謂「草食男」、「草食女」的「無性趣」一族,引申出國家「少子化」的問題。但現時即使在美國,青年性慾減退的現象亦逐漸浮現出來。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在 1991 至 2017 年的調查發現,在高中時期有性交經驗的青少年,比例由 54% 降至 40%。即使是其他發達國家如英國,亦出現類似問題。何以當代青年變得不愛做愛?專欄作家 Marisa Bate 於英國「電訊報」撰文,解釋新一代性愛倒退(sex recession)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