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喜歡跟新加坡比較,新加坡明年又將領先香港一步,為全球頭幾個完全不用護照過境的機場。從 2024 年初開始,新加坡樟宜機場將啟用自動邊境檢查站,旅客僅靠生物識別數據即可過關。究竟這項智能機場的自動流程,是否預告實體護照將會消失?這種收集生物識別數據的世界冠軍,又是否存在甚麼安全隱患?
機場
|共24篇|
只去機場,不坐飛機的旅程
機場禁區除了是離境及到境旅客過路的地方外,未來更可成為假日休閑消費中心。美國各城市機場推出新經營策略,為那些不怕花時間通過安檢、購買昂貴食物、坐在擁擠座位區,但實際上不會上機飛往其他地方的旅客提供通行證。
航空業復甦,地勤工作更加高危
美國航空業高速復甦,但「華爾街日報」訪問多名機場管理層、地勤工人、工會代表、職業安全專家及業界顧問後,發現在那些為飛機加油、搬運行李、協助移動飛機等「幕後功臣」當中,工傷事故亦不斷增加。他們有的從飛機拖車摔下來,有的因貨櫃掉落而被壓傷四肢,甚至有新手在停機坪導致兩機相撞。
香港,如何一步步成為國際航空中心?
香港曾經是市民引以為傲的國際航空中心,擁有世界一級的機場和專業機組人員,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其中國泰航空是最具象徵意義的品牌。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副教授王迪安就在去年發表著作 Hong Kong Takes Flight,講述香港國際航空中心的地位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來。
一年半後重回香港:熟悉與陌生
初時最擔心是家的變化,但回到家裡,家人依然是老樣子,總算可以鬆一口氣,只是覺得空間感很奇怪,由飯碗的大小到屋子的間隔 —— 原來即使在一個地方待了 30 年,只需要離開一年,就會變得陌生。不過,我相信人與人間的羈絆,是可以扭轉空間感和時間感。
「一帶一路」新機場空難,尼泊爾航空業有安全隱患?
尼泊爾雪人航空 ATR 72-500 型客機,前日在「一帶一路」計劃援建的新機場附近墜毀,機上 72 人全部罹難。事實上,尼泊爾航空安全向來為人詬病,30 年間錄得超過 27 宗空難,有專家指高海拔地形與天氣是致命隱患,印度傳媒亦批評,航空業監管制度的漏洞也是問題成因。
吳蚊蚊:充滿驚喜的尼泊爾之旅
幾年沒來,尼泊爾總是給我很多驚喜。如此走在路上,偶爾遇上點小意外,更記得珍惜和感激每一個小日子。安逸的時光過久了,也要刻苦一下,才能好好提醒自己,把一些朋友更牢記在心。雖然身在城內,但他們穿不暖、吃不飽。
赫爾辛基的新客運大樓,要與普京鬥長命?
香港能否恢復航空樞紐地位,近月經常引起熱議,芬蘭赫爾辛基亦受類似問題困擾。赫爾辛基曾經是歐亞航空樞紐,香港飛往赫爾辛基只要 9 個多小時,是轉機往歐洲各地的捷徑。奈何俄羅斯年初封閉領空,令亞洲飛往赫爾辛基需要超過 13 小時,燃料消耗量增 40%,芬蘭航空頓失競爭優勢,新落成的客運大樓門可羅雀。
旅行新常態:坐飛機,預咗遺失行李?
隨著各地逐步解封,航班開始恢復,不少人終於能在今年夏天外出旅遊。但航空業受到將近 3 年的疫情打擊,客運量下降而要大幅削減成本,導致現時欠缺資源處理大量行李。據「衛報」報道,在復飛之後,旅客遺失行李的問題,將成為疫下旅行的「新常態」。
少了飛機升降,鳥撞反更頻繁?
鳥擊事故過往偶有所聞,譬如 2009 年薩利機長駕駛的全美航空客機,便因撞到雁群令引擎雙雙故障,最終迫降哈德遜河方能倖存。各地機場及機師因而訓練十足,能避免意外發生。但近月從歐美到印度,鳥擊報告同見增多,航空專家以至動物學家分析,此事與疫症不無關係,風險更顯著提升。
無客都要飛?歐洲的幽靈航班現象
疫情大流行至今,歐洲航班數量雖然回升,但直至 1 月 12 日航班量仍只有 2019 年同期的 63%。歐盟法規規定,航班承運方必須維持 8 成固定航班運營,才能保留相關機場的航權。為保航權,即使機上乘客極少甚至根本沒有載客,航空公司仍安排航班出發。面對浪費資金成本、造成不必要碳排放的批評,歐盟正面臨壓力,要取消固定航班的規定,避免航空公司一直開出「幽靈航班」以保留航權的怪現象。
Ryan Fung:機管局綠色債券為三跑抬橋
有謂疾風知勁草,曾與「殻王」高振順、內地影業大亨董平合作搞細價股的機管局主席蘇澤光寶刀未老,麾下機管局善於操縱資本,既有意打開機管局金庫入股珠海機場,也懂得發綠債略略降低三跑成本,絕對是新時代下愛國者治港的典範。
城市與豬:機場用豬隊友保飛行平安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Schiphol Airport)周圍出現大批貪吃鄰近農地作物殘渣的鵝群,機場方面就想到養豬來驅散牠們,防止鳥類誤撞飛機發生意外。
為何過千條束帶蛇要落戶三藩市機場?
在三藩市國際機場(SFO),停機坪旁邊有一塊佔地 180 英畝的空地,那不僅是機場用地,更是 1,300 條「拒遷戶」三藩市束帶蛇(San Francisco garter snake)的家園。機場方面希望為這些瀕臨絕種的蛇建立安全的棲息地,好讓牠們繼續繁衍。
被遺留在機場的百萬零錢
不能外遊的日子,令人對旅行相關的一切,都有一種莫名的懷念,包括在途上丟三落四的經歷。有時候,我們甚至連掉了錢也沒察覺。美國運輸安全局(TSA)近日發表的報告便揭露,2019 財政年度中,在全美機場安檢站遺留的現金,合共竟多達近百萬美元。
無人機癱瘓格域機場事件
2018 年 12 月 19 日,英國格域機場跑道報稱多次發現無人機,事件擾攘約近 36 小時,導致過千班航班取消或延誤。事後一度有人被捕,兩日後無條件釋放,「黑手」遍尋至今未獲。一架小小無人機,為何足以令航機停飛?
「硬邊界」以外,愛爾蘭的外交問題
英國脫歐前途未明,愛爾蘭與北愛爾蘭之間的邊界爭議更趨白熱化。然而,都柏林面對的外交問題不止於此。在香農(Shannon)這個民用機場,每日都有美軍的「民航機」載著士兵及彈藥升降起落。愛爾蘭明明是個「中立國」,未與任何國家簽訂軍事協定,卻成為美軍往返北美與中東的中途站。何以有此矛盾出現?
港口以外,中國看準的還有印度洋上空
國際傳媒近月報道,中國透過「一帶一路」部署,使斯里蘭卡跌入債務陷阱,被迫出租港口填債,令輿論擔心港口最終變成軍事用途,擾亂印度洋勢力平衡。澳洲國防事務學者 David Brewster 撰文提醒,國際社會不應只顧慮海軍活動,目前印度洋周邊國家的機場控制與航空管制權,已經成為中國與印度的新戰場。
真佔領:法國政府敗給了環保人士
這是法國政府近年來其一相當失敗的規劃。雖然計劃得到了歷屆地區和國家政府的支持,行政完全批准,法律上訴亦被駁回,連價值數億歐元的合同也簽署好,看來勢在必行。但環保分子一直反對興建新機場。多年來,該地點被數百名環保分子佔領,他們在那裡非法建造臨時住所,並誓言將抵抗到底。強硬的行動威脅到興建計劃,現在馬克龍政府則選擇完全放棄新機場。
原人:回鄉證惹的禍 留落異鄉與機場
回鄉證除了遇災撤離有優勢,原來轉機也是必備。我試過特區護照被拒入境的經歷。我跟媽媽乘坐南方航空的飛機到印度藏區錫金旅行,中轉站是昆明。平時,轉機待在候機室,等候下一班飛機出發,用不著出境,一切習以為常,想不到各處鄉村各處例,中國比其他地方更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