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

|共18篇|

陶傑:法國黑暴為何有恐怖主義的本質?

法國發生大暴動,引起國民普遍反感。他們不明白:以法國豐厚的社會福利,人人平等的教育和醫療機會,漫長的假期,全球獨一無二四季分明的好天氣、好土壤、紅酒與美食,是連英美澳洲等英語國家也羨慕的人間樂土,這些北非和黑人為何還小題大做,藉一個少年被警察誤殺、警察馬上被捕的理由,展開規模瘋狂的焚燒與搶掠?左翼的社會學家,當然將所有罪惡的源頭歸咎於殖民主義。

訓練狗隻便溺,如何塑造出現代都市面貌?

倫敦、巴黎與紐約貴為 19 至 20 世紀現代大都會,各居住有數百萬世界各地人口,但我們經常忽略當中還有數十萬計非人類居民。利物浦大學歷史學者 Chris Pearson 最新作品 Dogopolis: How Dogs and Humans Made Modern New York, London, and Paris 指出,當牲畜陸續遷往郊區,狗隻在市中心的數量卻與日俱增,牠們成為中產階層的新寵兒,又與現代公共衛生標準衝突,最持久的爭議是隨地便溺,以致馴犬成為現代倫敦、巴黎與紐約誕生的重要一環。

羅馬不倒,世界不好

公元 476 年,日耳曼蠻族消滅西羅馬帝國。帝國雖已覆亡千餘年,卻仍深深影響著歐洲以至世界 —— 10 億人口使用拉丁語系語言、羅馬法塑造現代民法、羅馬建築風格廣受後世仿傚、帝國中後期接受基督信仰,至今基督宗教仍是世上最大宗教。也許有人為帝國衰亡而婉惜,但史丹福大學古典學與歷史學教授 Walter Scheidel 認為,若帝國沒有瓦解,或純粹被另一類似的龐大帝國取代,世界便不會變得現代化。

東亞專制主義模式:由普魯士說起?

中國自改革開放後,強勢崛起,一躍成為經濟大國。中國展現了與西方自由主義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證明了經濟發展與民主改革並不必然共存;東南亞的新加坡同樣走上這條非民主的發展道路,而且經濟起飛比中國更早。有學者把這種發展模式稱為專制現代主義,並指其可追溯至 19 世紀的普魯士。

小灰:中國陸軍現代化之路 —— 由國軍德式師說起

當時民國政府先後經歷北伐、軍閥混戰、第一次國共內戰,國軍部隊質素參差不齊,同時對內有蘇聯、共產黨蠢蠢欲動,對外亦有日本等外國勢力虎視眈眈,急需一支有實力的陸軍安內攘外。在這個歷史背景下,中德雙方一拍即合。

鄭立:箭神 —— 本來想看羅賓漢的故事,結果是聰明笨伯搞社運

導演總是時刻警告你,即使這是講羅賓漢,也絕對不要以為是古裝劇,你想在裡面找到中世紀的味道絕對不可能。然後「箭神」這套電影的題材是甚麼?社運,沒有看錯,社運。除了劫富濟貧有演出來,真的和羅賓漢有個丁點關係外,其他東西都明顯是講社運,連影射都不是,是明射,兜口兜臉射你。

蒙古烏蘭巴托 —— 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蒙古首都兼最大城市烏蘭巴托,現有超過 130 萬人定居,佔全國約 300 萬人口近 45%。然而,隨著人口不斷從郊外湧入首都,烏蘭巴托的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甚至超越北京等以空氣污染著名的城市。人們現時呼籲推動農村現代化,令人得以離開城市,回歸草原。

「發展」如「發育」?

「發展」之意為何,人人看法不同。但或因這詞富有學術味道,一說「發展」兩個字,就彷彿是在做偉大事業似的。而今「發展」一詞,常見於各機構高層職員演講辭或新聞稿、宣傳口號,以及求職者的履歷表之中,猶如禮物包裝紙。「發展」的英文字「develop」源自 17 世紀法文字「desveloper」,本作拆除包裝紙之意。但現代人常濫用「發展」一詞,使其化成千重「包裝紙」,拆開一層又一層,不知何時了。

Moyashi:日式洗太平地

「建設文明街道」,這番話聽起來非常美好。但底層平民無技術無財產,居於長屋非其所願,乃不得而為之。於是在警察積極介入的都市規劃裡,不符合文明景觀的「細民」就被排除。下層民眾被塑造成危害帝都的壞分子,與明治大正的國家現代化藍圖脫節,屬於文明外部、急需切除的毒瘤。

Moyashi:當電視可以送飯

為了開拓收入源,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廣告播放。但擁有電視機的才不到一千個家庭,賣廣告也沒有意思。於是 NTV 在賣廣告前,實行另一項媒體普及政策:設立街頭電視。首先在首都圈車站與鬧市等 55 個地點設立公共大型電視,在 1957 年前普及至新瀉、靜岡、福島等 278 個地點。街頭電視播放的主要是當時著名的摔角手「力道山」、或者職業棒球等的運動比賽。街頭播放非常受歡迎,往往接近節慶祭典的級數,數千人同時聚集於街頭電視前的場景並不少見。

陶傑:由一個 M 字看中國

中國人與「現代」一詞無緣。因為 Modern 一詞,在英文中意義多層,以 M 開頭,至少花開三朵。「現代化」在周恩來鄧小平等共產人的意識中,由於是唯物主義者,純指 Modernisation,別無其他。但除了 Modernisation,「現代」在英文裡還有幾個名詞:Modernity 和 Modernism。

Moyashi:白色,全部都喺白色

「白物家電」這個字是日文獨有,直接翻譯就是「白色的家庭電器」。50 年代末出現「三神器」的說法,即電視、洗衣機和雪櫃,當中的洗衣機和雪櫃就是「白物家電」。但首先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白物家電」都是與家務有關的 —— 電飯煲、洗衣機和雪櫃。與生活衛生無關的例如電視、收音機、電話之類,都傾向深沉的色調,如黑、深藍、木紋之類。由此,我們得知一個事實:顏色與電器產品的用途有間接關係,「白物家電」扣連著昭和時代的國民生活衛生。

摩登字體無襯線:是簡約美還是悶平庸?

在 19 世紀初,歐洲的印刷字體多數用傳承自羅馬帝國的襯線作修飾。後來,印刷廠新製出一種無襯線的字體,看起來就像用間尺砌出來一樣。這些字體逐漸普及,有人很喜歡,還有人為它寫書作紀念。無襯線的字體沒有修飾,能使讀字的人專注意思,不會因為字體華美而分心,給人一種踏實、不拖泥帶水的印象。不過也有人對這些字體感到厭倦,認為它們大都一樣,只有高矮肥瘦的分別,失去了個體的菱角。

怎樣才算是「反璞歸真」的旅行?

最近中國旅行團放棄在市中心名店放血,走入英國鄉村小鎮,不是睇樓爆買房地產,而是反璞歸真體驗「真正的英國」。眾人百思不得其解鄉下地方又有何好睇,其實這就像大家一直以來旅行時追求體驗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中國人厭了追逐繁華,終於也開始這種貼地的追求。不過所謂「真正的旅遊」,又是否存在?

大數據的起源、成功與失敗

歷史學家黃仁宇提出,「數字管理」(mathematically manageable)是現代商業社會的主要特徵。由部門分工、制度運作到商品流通、收支平衡,均需精細管理;同樣,一個能以數字管理的國家,才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現代國家或許一早出現,以數據管理的公司,卻要直到二戰之後,由美國福特汽車牽頭才普及。現代財政管理的始作俑者,同時也是惡名昭彰的越戰搞手--Robert McNamara 是如何將數字管理帶入企業乃至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