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共109篇|

數碼人民幣跟實體人民幣之別

去年 10 月,深圳 5 萬居民加入中國數碼人民幣首次公眾測試。截至現時,中國六大國有銀行,加上民營的網商銀行,都已加入相關測試。「經濟學人」報道指,數碼人民幣發展至今,有人提出其三大作用:加強政府監控、加強控制貨幣政策,以及挑戰美元地位。不過,嶄新的數碼版人民幣,事實上跟傳統人民幣分別可能不大。

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法,有助綠色投資?

歐盟上週三發佈「可持續金融分類法」中的氣候變化部分,對何謂真正的「綠色」投資作分類。法案將於明年落實,決定哪些經濟活動可以被標記為可持續投資。這個綠色標籤系統將覆蓋歐盟 4 成的上市公司,佔歐洲的碳排放量約 8 成。然而,燃氣發電、核能或農業等仍有爭議的活動,歐盟則懸而未決。

Ryan Fung:ESG 強制披露,代表世界更環保嗎?

不過香港仍有一班專業人士去補漏拾遺,在「考第一特首」喊口號前,港交所和證監會早已行動,前者要求上市公司做 ESG 報告,並收緊要求,讓公司進一步披露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後者則建議要求基金經理在投資及風險管理流程中,考慮氣候相關風險及作出披露,並為此進行諮詢。

華文華武:李嘉誠也重視 ESG,這次不一樣?

環球金融也要配合地方智慧,方可以在資本市場逢兇化吉。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就決定在大中華的 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市場押注,罕有入股香港金融科技初創公司妙盈科技(MioTech),運用其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監察大中華企業風險,從風險管理角度應對萬變的大中華政經環境。

香港沒落?首爾能成金融中心嗎?

「國安法」實施,影響香港投資環境,有評論指香港不再是外資天堂,部分外國企業亦開始把業務遷出,例如香港美國商會有四成會員表示希望離開。一些亞太區大都會正磨拳擦掌,矢志挑戰香港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其中常常被提及的,是南韓首爾。

印度重燃「黃金熱」?

一年前,「經濟學人」才報道印度人厭了黃金,改買電子產品或較輕身的金飾,投資目標也轉移到基金之上。不過,世事難料。當地先經歷了銀行危機,今年再有武漢肺炎肆虐,為經濟帶來雙重打擊。現時印度人重投黃金這種最古老資產之一的懷抱,只是情況稍有不同 —— 他們不再是掏錢買金保值,而是拿金典當,借錢度日。

為免積蓄變廢紙,黎巴嫩人買樓買車買雕塑

「港版國安法」殺到,不少人怕港元隨時淪為廢紙。想要保住身家,除了兌換美元,或許還可向黎巴嫩人取經。眼見國家深陷金融危機,黎巴嫩鎊插水式貶值,物價直線飆升,他們為免畢生積蓄化為烏有,紛紛拿錢去買跑車、滑雪小屋甚至貴價藝術品,以投資作保值,意外帶動奢侈品及房地產市場。

比核彈更有力的後冷戰武器:美元

早在有關「港區國安法」傳出後,已令港匯一度急跌,有市場人士憂慮聯繫匯率會受到衝擊。民間外交網絡發言人張崑陽表示,局勢繼續惡化的話,美國可能會透過 SWIFT 制裁,實施外匯管制,令指定金融機構無法以美元結算,影響極大。對於美國而言,在後冷戰的時代,美元才是比核彈更厲害的制裁武器。

觀光及軍事用地,令沖繩成日銀兵家必爭之地

作為日本著名的觀光勝地,沖繩近年的發展蒸蒸日上。2018 年觀光客較前一年增長 4.4% 到將近一千萬人,今年更看好創下新高,掀起一股飯店的興建熱潮。相較於日本各地的經濟狀況,沖繩可以說是一支獨秀,這也吸引了日本全國的地方銀行垂涎,紛紛想要進軍沖繩分食這塊肥肉。

曾坐穩全球銀行龍頭寶座,德銀壯士斷臂

2019 年剛過一半,德國金融業龍頭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就拋出震撼彈:3 年內裁員 18,000 人,剝離高達 740 億歐元的風險資產。關閉虧損的股票交易業務,並縮減債券及利率產品交易業務;將在內部設立壞帳銀行部門,專處理前述不良資產。光是整頓費用就將砸下 74 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