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國安法」殺到,不少人怕港元隨時淪為廢紙。想要保住身家,除了兌換美元,或許還可向黎巴嫩人取經。眼見國家深陷金融危機,黎巴嫩鎊插水式貶值,物價直線飆升,他們為免畢生積蓄化為烏有,紛紛拿錢去買跑車、滑雪小屋甚至貴價藝術品,以投資作保值,意外帶動奢侈品及房地產市場。
以首都貝魯特的畫廊 Opera Gallery 為例,今年營業額急增 40%。Samer 與 Vicky Hrieky 這對夫婦最近就花了 20 萬美元,購買一件由意大利藝術家 Amedeo Modigliani 創作的雕塑。Samer 表示:「這是新的生活方式。雖不容易,但至少最有可能解救我們。希望如此。」
根據黎巴嫩銀行 Bank Audi,年初至今全國房地產銷售數字更漲近 70%,在今年首兩個月內升至約 18 億美元。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前國際經濟學講師 Mike Azar 認為:「人們正試圖把錢從銀行提出來,盡可能用來購買任何資產,包括不值錢公司的股票、房地產或酒。」
Robert T. 這位三子之父是其中一人,他把家庭戶口內的錢提光,買了一間滑雪小屋、一個位於杜拜的公寓,以及兩個在貝魯特高檔地區的單位。「我寧願擁有一些實物,而非隨時會在銀行消失的錢。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從頭開始,因為這裡的錢已經消失。」
豪華車銷售員 Philip Haddad 表示,現在顧客買的都是積架(Jaguar)、保時捷(Porsche) 和越野路華(Land Rover)等頂級品牌。Bank Audi 指出,自去年 9 月客戶提款近 210 億美元,今年首 3 個月的存款比去年同期少近 6%。
當地人對經濟如此悲觀,部分源於政局動盪升級。去年秋天,連場針對貪腐的抗議推翻了上屆政府,全國自 3 月中又實施封鎖對抗武漢肺炎,令金融危機火上加油。黎巴嫩過往能從沙特阿拉伯等盟國獲得援助,但海灣國家不滿真主黨在當地以及整個地區的影響力不斷上升,未有拋出救生繩。
傳統上,由僑民持續匯入的美元,一直支撐著黎巴嫩搖搖欲墜的經濟,如今這筆錢也在減少。隨著資金流動開始枯竭,銀行鼓勵客戶以高達 17% 的利率存入美元,卻無法同時吸引新的美元資金進入本地經濟。結果自動櫃員機不再提供美元,存款人無法登入帳戶,美元在市面賣少見少,黎巴嫩鎊逐步崩潰。
央行行長 Riad Salameh 堅稱並無犯錯,指政界領袖才是罪魁禍首。今年 4 月,他在全國電視講話直言:「央行為國家提供資金,卻非花錢的一方。」但據政府的經濟復甦方案,近年該國金融系統損失近 1,610 億美元 —— 央行利用客戶存款,向政府「進貢」彌補貿易逆差後,所造成的缺口。
這場金融危機衍生出新詞「Lollars」,形容被困在銀行系統、卻佔大部分國家財富的美元。本地貨幣嚴重貶值,在黑市 1 美元兌換 4,000 黎巴嫩磅,遠高於官方價 1:1,500。前渣打銀行黎巴嫩分部行政總裁 Dan Azzi 形容:「就像是(桌遊)『大富翁』裡的錢。」通脹更是「節節上升」。
智庫加圖研究所 Troubled Currencies 項目主任 Steve Hanke 估計,現時黎巴嫩全年通脹率高達 181%。當地私人顧問公司 Consult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指出,糖及鮮魚的價格幾乎是去年的兩倍。本地智庫 Triangle 表示,全國逾 5 分 1 人花費近 80% 收入購買基本糧食。
面對「爆買」保值潮,黎巴嫩投資者遂把目光放在房地產。例如 Solidere 這間負責規劃和開發貝魯特中央區、把殘破市中心改造為高檔購物區的公司,當有物業推出,便見股價上漲。公司副總裁 Ghazi Youssef 估計,5 月底銷售額達到 3.1 億美元,有助償還近 5 億美元債務的一大部分。「因著經濟形勢,我們有很多交易都更快完成。現在我們的負債幾乎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