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是氣候危機的元兇?講的當然不只是在辦公室沒有關燈和浪費紙張,而是在借貸、投資、承保時沒搞好 ESG(環境、社會及管治),乘數效應下令氣候危機加劇惡化,成為全球暖化的「百孽之母」。
關注環保的非牟利組織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近日發佈研究發現,通過金融機構資助的排放量,原來比其自身營運的排放量高近 700 倍,數字非常驚人,被指「全球金融機構幾乎所有與氣候相關的影響和風險,均來自其為廣大經濟的融資」。
金融人士向來古惑兼偽善,講一套做一套是基本常識,解決氣候危機的決心就不敢恭維。最新例子是最近 43 間大型銀行成立 GFANZ(格拉斯哥淨零排放金融聯盟),鼓勵各大金融集團在今年 11 月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舉辦前,將投資轉移至低碳基礎設施及研發技術,並減少高碳產業投資。諷刺的是,GFANZ 聯盟並無以身作則打擊「漂綠」(greenwash),沒有設定期限硬性要求金融業成員退出石化產業,從源頭減碳。
事實上,自 2015 年簽署「巴黎協定」,金融業者向石化產業的融資金額不跌反升,過去幾年已注入至少 3.8 萬億美元。大家沒看錯,數字也沒有說謊,縱使不少金融機構大搞 ESG、綠色基金和債券,但似乎真的像貝萊德(Blackrock)前可持續投資部首席投資官 Tariq Fancy 早前所言,ESG 只屬營銷炒作,是一些公關技巧和虛偽承諾,正面抽擊偽善的金融巨鱷。
認真看看這個 GFANZ,聯盟陣容確實非常鼎盛,簽署約章的銀行包括匯豐、Lloyds、Barclays、Citi、Morgan Stanley 及美國銀行,尚有 AXA、Munich Re 以及 Swiss Re 等保險公司,管理資產規模(AUM)絕對數以百萬億計,如果齊心,的確能為地球帶來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可惜那大概只是「如果」。
在銀行眼中,「綠色」更像一盤生意,因為只要稍為研究,不難發現一系列綠色基金和 ETF 普遍收費比傳統基金高。但百貨應百客,用「綠色」來包裝,能夠取悅部分追求普世價值的客戶,如荷蘭銀行(ABN AMRO)就告訴客戶資產組合的碳足跡,讓一些高淨值客戶自覺有份參與解決氣候危機。
除了外資銀行,中資銀行的碳中和決心同樣是海軍鬥水兵。「金融時報」引述國際非牟利組織 Forests & Finance 的研究,披露他們於過去 2016 年至 2020 年期間,一共為巴西、非洲及東南亞等落後地區的棕櫚油和橡膠等企業,提供高達 150 億美元的貸款及包銷服務,是世界第二大的提供者,嚴重摧毀熱帶雨林生態。其中工商銀行的所涉金額更高達 22 億美元,為眾中資銀行之首。
借氣候為名進行融資、做生意的玩家愈來愈多,由中央銀行到股市,再到主權基金,每個環節也有綠色金融的蹤影,但要辨識何為邪鬼何為神,當真要引用「木蘭辭」最後幾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