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殺前,納粹所鋪的迫害之路

A+A-
1933 年,猶太男孩在德國士兵強迫下,剪去自己父親的鬍鬚。 圖片來源:Bettmann/Contributor/Getty Images

1939 年,強迫猶太人離開德國或大規模重新安置猶太人,仍是納粹德國當時主要的反猶手段。但據「大屠殺紀事」(The Holocaust Chronicle)一書,同年,希特拉在國會演講,進一步鼓動滅絕猶太人的思想,使其最終成為納粹德國的政策。滅絕一個種族並非一時三刻的事,當中經過不同階段。進入毒氣室前的猶太人們,此前經歷過甚麼迫害?

自 1923 年以來,納粹黨的宣傳,均以反猶太主義及煽動對猶太人的仇恨為主,其中「猶太人是我們的厄運!」(Die Juden sind unser Unglück!)便是納粹機關報「衝鋒報」(Der Stürmer)的格言。1933 年 1 月 30 日,威瑪德國總統興登堡(Hindenburg)終於任命希特拉為德國總理,期望希特拉能夠帶領國家擺脫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

希特拉上台後,一方面以「授權法案」(Enabling Act)、蓋世太保,衝鋒隊及黨衛軍等手段清洗反對派人士,另一方面開始迫害猶太人。納粹將他們的種族意識形態陸續付諸實行,推行各項反猶太法令(Anti-Jewish decrees)。3 月開始在德國各地襲擊猶太人及其財產,猶太人不再獲得警察及法庭保護,4 月 1 日更發起全面抵制,派遣衝鋒隊到猶太商店前阻止人們入內。一週後,「恢復公務員專業法案」( Law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Civil Service)獲通過,以清除具猶太血統的官員,將猶太人驅逐出公務員、司法系統、公共醫學及軍隊。

1933 年,納粹在柏林的反猶太宣傳。 圖片來源: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courtesy of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College Park

1933 至 35 年間,德國地方及國家層面繼續通過更多反猶太法令。生於德國的猶太學者 Guy Stern 形容:「猶太人在 1933 年後,在心理上逐漸浮現且加重隔離感,我們知道,自己正處於一個滿懷敵意的世界。」其中,納粹德國在 1935 年 9 月通過「紐倫堡法案」(Nuremberg Laws),以血統不純為由,將德國猶太人定為「二等公民」,並禁止猶太人與非猶太人通婚、要求劇院解僱猶太演員、出版商拒絕為猶太作家出版作品等。「紐倫堡法案」亦在學校內傳授予學生,借此鞏固當時德國人的反猶太觀念。

1935 年後,反猶主義活動成為德國狂歡節慶與巡遊的固定環節。反猶主義滲入大眾娛樂,加劇民眾的敵對意識,人們對猶太人的處境已經無動於衷。當時,猶太人的出國護照受限制,部分有一定財力及成功辦理許可證者就設法以難民身份離開德國。但同年 7 月,包括英國在內的 32 個國家,在法國埃維昂(Évian)舉行會議討論難民危機,大多數國家就以人口過多、失業問題、引發進一步的反猶主義為由,拒絕接收更多猶太難民。

1936 年或許是猶太人在納粹治下較為「幸運」的一年。當年德國舉辦夏季及冬季奧運,因應政治宣傳,在奧運期間除下反猶標語,持強烈反猶意識的「衝鋒報」亦一度停售。但到了 1937 至 39年,又有新的反猶太法令進一步隔離猶太人,此時的猶太人已無法到公立學校學習、上劇院、電影院或去度假,甚至不能在各地城市指定地區出現。

納粹亦開始以「雅利安化」(Aryanization)之名,完全沒收猶太人的財產。「雅利安化」於 1933 年開始時,納粹以各種恐嚇手段,迫使猶太「自願」以賤價出售企業。1938 年 3 月德奧合併,同年 4 月,納粹就規定所有猶太人必須為自己的國內外財產註冊、不得購買或租賃任何企業。至 11 月,猶太人被禁止經商,且必須在政府受託人監督下清算財產。受託人僅安排支付猶太人象徵式的金額,再將資產業務按市值轉售予德國人,為納粹政府帶來可觀的收入,產業亦從而「雅利安化」。

11 月 9 日,即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納粹組織發動針對猶太人的暴亂,數以千計猶太教堂、房屋及商店遭洗劫,約 3 萬猶太人被送至集中營、90 多人遭逮捕甚至謀殺。自德奧合併以來,集中營便由最初主要關押政治犯,發展成大規模囚禁猶太人的地方。數千名德國及奧地利猶太人在德奧合併後被送進達豪(Dachau)、布痕瓦爾德(Buchenwald)及薩克森豪森(Sachsenhausen)集中營。

至 1939 年納粹入侵波蘭後,已有 150 萬猶太人活於納粹統治下,納粹領導人開始在維也納、布拉格及柏林設猶太移民辦公室,將他們驅逐至波蘭。而在當地,東部盧布林(Lublin)設置了拘禁猶太人的「猶太人保留地」,又建立強迫勞動的集中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集中營系統迅速擴大,在部分集中營,納粹醫生更對猶太人進行不人道的醫學實驗。直至 1941 年 7 月 31 日,納粹宣傳部長戈林(Hermann Goering),授權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準備「猶太人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Final Solution),對猶太人的迫害,終於走到大屠殺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