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特拉的名單:喚起大屠殺意識的 30 年經典

A+A-
「舒特拉的名單」電影劇照。

我們對納粹大屠殺的歷史認知,通常都不是來自歷史教科書,反而是電影作品。1997 年「一個快樂的傳說」(Life Is Beautiful)廣為人知,但率先以此為題創作的劇情片,非 1993 年的「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莫屬。阿德萊德大學法國研究副教授 Ben McCann 撰文分析,這部 30 年歷史的經典作品,如何改寫國際對納粹大屠殺的認知,也改變導演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的電影生涯。

當年「舒特拉的名單」合共贏得 7 項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縱然史匹堡導演生涯獲獎無數,但過去都是以劇情科幻大片聞名,「舒特拉的名單」所展現的卻是截然不同的主題,劇情圍繞角色內心掙扎與道德兩難。這種創作題材同時影響其後來的作品,在震撼觀眾的視覺特效以外,也會深入探討更嚴肅的社會議題。

德國企業家舒特拉(Oskar Schindler)在納粹時代拯救 1,100 名猶太人,原來不算是全球知名的歷史人物,但故事經史匹堡改編而搬上大銀幕後,不僅使得舒特拉變得人所共知,影片也打破有關大屠殺的影像呈現方式。過去有關大屠殺的影像大多限於紀錄片範疇,如法國大師級導演阿倫雷奈(Alain Resnais)的「夜與霧」(Night and Fog)和朗玆曼(Claude Lanzmann)的「浩劫」(Shoah),而荷里活始終不敢把這段沉重歷史戲劇化,史匹堡算是最先成功衝破禁忌的例子。

儘管電影對歷史細節的描寫肯定有偏差,但正如歷史學家 Peter Novick 所指出,「舒特拉的名單」在全球喚起一股「大屠殺意識」(Holocaust consciousness)。故事最先出自澳洲小說家簡尼利(Thomas Keneally)手筆,本身就有布克獎(Booker Prize)加持。史匹堡早在 1983 年取得小說版權,原先對執導都有所猶豫,考慮過給其他知名導演接手,但隨著反猶太主義升溫,出現否認大屠殺的說法,推使史匹堡決定親自操刀。

電影唯一的彩色元素

史匹堡作出多項意想不到的決定,如不起用大明星,而是選擇當時不太出名的里安尼遜(Liam Neeson)飾演舒特拉,賴夫費恩斯(Ralph Fiennes)飾演冷酷無情的納粹黨衛隊指揮官哥特(Amon Göth),他們的專業演出為這部電影增添深度,使其不僅成為史匹堡最長電影,也是最嚴肅的作品之一。

除選角以外,史匹堡也棄用擅長的華麗鏡頭,選擇了黑白色調拍攝,這不但呼應真實的歷史影像,也加強故事的嚴肅感。對色彩有節制的運用成為這部經典的標記,唯一的彩色元素來自身穿紅色雨衣的小女孩,她的出現象徵舒特拉的道德覺醒,史匹堡選擇以紅色作為強烈的視覺焦點。

值得一提的是,史匹堡在波蘭拍攝「舒特拉的名單」同時,還在處理「侏羅紀公園」的後製工作,反映他有能力同時駕馭南轅北轍的電影風格。史匹堡又把殘忍情節、日常美感、節日慶典的畫面剪接,以蒙太奇手法創造出層次複雜的情感。電影問世後,縱然有評論認為電影過分說教傳道,又或者過於簡化歷史,但多數評論都傾向正面,甫面世就肯定其經典地位。

這部電影的影響不止於此,電影收益還促成史匹堡創立 USC Shoah Foundation,致力於記錄和保全大屠殺生還者與目擊者的親身敘事。以哈衝突爆發後,沉默多時的史匹堡在最近首度開腔,批評哈馬斯對猶太人行徑野蠻,基金會又收集 10 月 7 日哈馬斯恐襲的生還者證言,但他亦被批無視以色列報復的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