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歲的 Andrea Pien 是美國的百萬富翁之一。她不打算生孩子,沒有為下一代累積財富的需要,在理財規劃上另有明確目標 —— 將財富投資於促進人類福祉和經濟公平的企業,而非一味追求利潤,希望藉此將金融權力重新分配到工人階級,改變現時由少數有錢人控制大部分資本的經濟體系。金融業界稱之為「反資本主義」或「變革性」投資。
可持續
|共16篇|
物質生態學:要腐朽的雕塑
在美術館中展出的雕塑,通常由堅固材料製作而成,適合永久保存,以顯藝術品的雋永。美國-以色列設計師兼建築師 Neri Oxman 卻反其道而行,在三藩市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中展示兩個一模一樣,並會自行分解的雕塑,其中一個會讓它腐朽,回歸自然;另一個則會加以保養,讓參觀者看到兩者的變化。
魷魚色素細胞,可以作保溫物料?
魷魚皮膚伸縮自如,可隨意變色。有研究人員因此受到啟發,研發出一種如魷魚皮膚般具適應能力的複合物料,可為飲品杯、外賣袋、包裹箱,甚至貨箱保持溫度。
【尊重生命】墨西哥漁民使用日本宰魚技術
每天早上,數百艘小漁船會聚集在墨西哥灣韋拉克魯斯(Veracruz)海岸線。多數漁民用網捕撈大量魚獲,魚一旦離開水面就會慢慢窒息死亡;也有漁民使用日本沿用幾個世紀的魚類屠宰技術「活締」(活き締め),減少對魚的創傷,魚肉保持新鮮的時間也因而較長,不但提高漁獲質素,更令當地漁業更可持續。
【Soul Monday】借的比買好:開遍美國的工具館
新一波疫情襲來,沒飯聚也沒戲看,想要自娛的話,園藝和木工均為不錯選擇。但許多工具算不上便宜,而且用不到幾次便被擱置或拋棄,浪費金錢和空間。不少為此苦惱的美國人,轉向遍佈各地的「工具館」(Tool Library)求助。它們好比圖書館,只是出借的並非小說,而是器材和設備。
昆蟲將成為寵物食品主流?
不是人人都能接受把昆蟲放進口中,但由寵物充當勇者嘗試蟲食又是否可行?事實上,傳統寵物食品以肉類為主,同樣需要付昂貴氣候成本,所以一些具環保意識的主人已開始選擇由蟋蟀、麵包蟲及黑水虻製成的食品餵養寵物。有初步研究顯示,商業養殖昆蟲的排放量、水及土地使用量都低於飼養牲畜。在環保之餘,蟲食更可為寵物提供豐富營養。
【Soul Monday】復活節島鋼琴家
受海平面上升及氣候變化威脅,加上過度依賴旅遊業,令復活節島(Rapa Nui)備受威脅。來自當地的頂尖古典鋼琴家 Mahani Teave 就希望守護小島文化,島民可以在永續環境下安居樂業,她說:「我感覺得到,復活島的孩子們學走路是為了跳舞、學說話是為了唱歌。」憑著信念,她與其他島民合力復興小島。
用膠變出雲呢拿味
全球每分鐘售出過百萬個膠樽,當中只有約 14% 得以回收,其餘在使用過後,便完全喪失價值,浪費之餘,也讓塑膠問題日益嚴重。為此,科學家想出了新的解決方法,利用細菌將塑膠廢料轉化成雲呢拿調味料。
【圖解】ESG 投資來了:三大迷思
投資是為未來創造財富。投資者在分析一間公司的價值和前景時,首要固然是考慮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時,投資界亦愈來愈多談及公司在環境、社會和管治(ESG)方面的表現。有些人對 ESG 嗤之以鼻,以為 ESG 只為求掌聲,難以為公司創造價值,甚或要以公司的盈利表現作為代價。事實並非如此。以下是其中三項對 ESG 常見的迷思和誤區。
人造肉的未來市場:寵物飼料
人造肉(Cultured meat)是近年廣受關注的新興技術。透過生物工程技術,在實驗室就可以培植出動物的肌肉組織,能大大減少畜牧用地和能源消耗,更可能有助解決全球糧食危機。在未來,人們或可輕易在餐廳享用人造肉,而史密森尼學會雜誌就報道,有商家看準另一個人造肉市場 —— 寵物飼料。
轉型潔淨能源,聚焦礦物供應?
要實現「巴黎協定」減排目標,各國必須著力轉型潔淨能源。國際能源署警告,由於電池、太陽能光伏板和風力渦輪機需要大量金屬,礦物價格高昂可能會減慢潔淨能源的過渡。
電動車銷量增多,如何有助減碳排放?
政府間國際組織「國際能源署」上個月發表 2021 年的全球電動車概況報告。數據顯示,即使去年在疫情之下全球汽車整體銷情低迷,下降 6%,電動車銷量卻增加 41%。全球售出約 300 萬輛電動車,佔汽車總銷量約 4.6%。而要使電動汽車充分發揮其減少碳排放的潛力,關鍵之一,是電力系統亦要減碳。
ESG 評估應考慮塑膠影響?
近年,投資界在分析一間公司的價值和前景時,愈趨會考慮企業在環境、社會和管治(ESG)方面的表現。鑑於塑膠對環境影響深遠,企業如何應用塑膠,也該納入 ESG 評估之列。
【簡單有效】改善廢物回收率,靠星星貼紙?
星星貼紙原來不單可以鼓勵幼稚園生,還能鼓勵紐西蘭基督城(Christchurch)居民做好廢物回收?當地市議會在回收箱上貼上金色星星貼紙,表揚好好回收廢物的家庭,並沒收表現欠佳者的回收箱。措施令該市的回收率飆升,每星期額外增加數公噸可回收廢棄物。
黎巴嫩人:與其賺錢,不如種菜
飽受疫症及大爆炸重創的黎巴嫩,經濟直插谷底。黎巴嫩鎊貶值超過 60%,糧食價格較去年飆升 367%。逾半人口深陷貧困之中,首都貝魯特多達 50 萬孩子欠缺充足糧食。因此,對很多黎巴嫩人來說,農業成為一種解決方法。特別是年青一代,與其賺錢變廢紙,不如種菜更實際。
聯合國認可指標,ESG 創造新循環經濟
2006 年,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PRI)啟動,目的是倡議所有投資機構,承諾將 ESG 三大方向,納入主要的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