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

|共21篇|

再訪古巴導彈危機高潮一刻

1962 年 10 月 22 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向公眾披露蘇聯正在古巴部署導彈,同時宣佈武裝封鎖古巴。同月 27 日,是地球最接近核災難的日子。當天四艘蘇聯潛艇在美軍封鎖線區域被追蹤,其中 B-59 潛艇的指揮官薩維茨基,一度認為受到美國海軍反潛戰(ASW)部隊的攻擊。當時潛艇上有三名軍官,包括 Savitsky  在內兩人同意發射核魚雷,唯最後一人、軍官阿爾希波夫(Vasily Arkhipov)反對。美國國家安全檔案館近日新翻譯阿爾希波夫於 1997 年的公開聲明,為古巴導彈危機高潮提供更多細節。

美軍無人機空襲:長達二十年的戰術失敗?

隨著科技進步,一眾軍事強國動用的士兵也愈來愈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高科技產品,其中包括普羅市民很常聽到的無人戰機。在 2001 年 10 月 7 日,美軍首次用無人機空襲阿富汗的塔利班據點,至今剛好 20 年,而且美國今天的對手依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刊登文章,批評以無人機空襲是失敗戰術,花了很多人力物力,也做成大量平民死傷,卻未能收到軍事效果。

美國撤僑史:國共內戰期間的圍攻者行動

2021 年 8 月,美國從阿富汗倉卒撤軍撤僑的畫面震驚全球,中俄等國一時間炒起「美國衰退論」。然而,在二戰後的美國史,這些撤僑事件其實很常見,例如 1959 年西貢淪陷、1979 年德黑蘭人質事件、1991 年索馬里內戰等等。有些成功,有些失敗。今天要講述的是中國國共內戰期間,美國的「圍攻者行動」(Operation Beleaguer)。

塔利班俘獲美軍裝備,懂用嗎?

塔利班武裝分子在全國範圍接收大量原本由阿富汗政府擁有的美軍裝備,從黑鷹直升機、悍馬,到突擊步槍、夜視鏡,價值可能已高達數十億美元。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上週承認,美國沒有完整數字,但「相當多數量的武器落入塔利班手中」。不同武器的技術要求,可能決定了塔利班如何處理、有沒有能力使用。

美國人要走了,替美軍打工的阿富汗人呢?

美國將於 9 月 11 日從阿富汗全面撤軍,暫時當地仍有至少 2,500 名駐軍。與此同時,塔利班的軍隊正勢如破竹,並聲稱已控制全國 85% 領土。美國撤出後,現時阿富汗的親美民主政權極有可能倒台,雜誌「外交家」的評論就憂慮,美國的移民局能否加快行動,批出特別簽證予曾為美軍工作的當地人。

小灰:現代軍章發展簡史(由美國內戰到二戰)

早在中世紀歐洲,貴族的侍從或麾下都會在左臂或左胸配戴一個小型的侍從配章(Livery badges),以表示自己所臣屬的領主勢力。侍從配章有別於出現在盾牌或戰袍上的家族紋章(Coat of arms),它的設計相對簡單,可以說是現在軍章的雛型。

阿富汗撤軍:共和黨的黨內鬥爭

美國總統杜林普希望在這次任期之內,完成「退出無休止戰爭」的競選承諾,在 11 月 17 日宣佈加快從阿富汗撤軍。國務卿蓬佩奧亦於 11 月 21 日,與阿富汗政府和武裝組織塔利班開展會談。可是,杜林普的撤軍計劃招來各方批評,北約警告撤軍的代價可能很高,阿富汗朝野也希望可以延緩撤軍,杜林普亦要同時應對共和黨內元老強烈的反對聲音。

唐明:美軍的臂章讓人嚇一跳?

以美軍而言,既然認定了敵人,是可以大大方方說出口的,因為心思和行動是一致的。但是中國就難講了,有沒有中國官兵,其實是有親戚移民到美國去了呢?或者他們自己的兒女正在申請去美國讀書,那麼用武力去擊垮美國,把美國打得稀巴爛,又是所為何來?搞不好不是要炸到自己人嗎?

【真雷射槍】激光武器可以實戰了?

香港警隊曾經指某大學生持有的雷射筆為「雷射槍」,讓人以為該名學生擁有不知名的大殺傷力武器,引人訕笑。然而,雷射(激光)武器卻是真有其事,美軍近年就在此方面獲得重大進展。據「經濟學人」引述在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工作了 27 年的 Kelly Hammett 指,雷射武器終於到了可用於實戰的階段。

「硬邊界」以外,愛爾蘭的外交問題

英國脫歐前途未明,愛爾蘭與北愛爾蘭之間的邊界爭議更趨白熱化。然而,都柏林面對的外交問題不止於此。在香農(Shannon)這個民用機場,每日都有美軍的「民航機」載著士兵及彈藥升降起落。愛爾蘭明明是個「中立國」,未與任何國家簽訂軍事協定,卻成為美軍往返北美與中東的中途站。何以有此矛盾出現?

鄭立:軸心與同盟 —— 美軍來了我該如何帶路?

大家都知道,這個國家錢又多,又安全。所以很多怕被人打的新手,一開始怕玩錯都會說想用美國,當然,在「軸心與同盟」的世界中這樣的觀念一定是錯的。因為這遊戲,愈安全的勢力代表需要玩得愈主動,會被打的國家新手容易理解,要主動打人的國家,卻更要明白自己在玩甚麼。

假如兩韓和平統一,美軍應留守嗎?

南韓總統文在寅上月到訪平壤,並與金正恩簽署「平壤共同宣言」,呼籲結束敵對關係。兩韓領袖年內三度會面,和平似有降臨半島之勢。假如韓朝真能實現和平統一,那又是否代表此前一直駐韓,以防朝鮮南侵的美軍部隊,已完其成歷史任務,應揮師回國?

戰至最後:雪糕如何助美軍打勝仗?

炎炎夏日,一口冰凍的雪糕可頓時消暑,這是雪糕之於夏日之必要。然而,意想不到對於美國士兵來說,雪糕也是一種戰爭必需品。作家 Matt Siegel 於「大西洋」雜誌撰文,論及 20 世紀兩場大戰期間,雪糕在美國戰爭中的地位逐漸變得不可或缺,甚至可說是雪糕的興起幫助了士兵,助他們打勝仗 —— 而這更是美國獨有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