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

|共65篇|

我們該如何分擔彼此的痛苦?

「為甚麼是我?」這是飽受痛苦煎熬的人常見的抱怨,往往叫陪伴在側的至親不懂回應。南韓從事人權工作多年的社工嚴寄鎬著作「痛苦可以分享嗎?」觀察分析,遭逢厄運或罹患惡疾的人,經常發現言語不足以表達自身痛苦,以致跌入苦不堪言的絕望,換成向身邊人埋怨和發洩,親友要不是跟著情緒崩潰,就是避之則吉,結果更叫受苦者孤立無助。那麼我們該如何分擔彼此的痛苦,才能夠做到互相扶持,不至於拖垮對方?

【來圍個爐】你受夠了武肺新聞?

既然有「抗疫疲勞」,對多個月來持續的武漢肺炎新聞報道感到疲勞,亦正常不過。不同媒介無時無刻都在播放疫情對全球造成的影響,與親友聊天又總避不開相關話題…… 然而,即使再累,人們仍需及時接收最新規例措施、專家建議等資訊;該如何取得平衡,讓自己不再因此焦慮?

【Soul Monday】世道雖壞,但不要被負面情緒壓垮

經歷數月疫情,搶購物資、社區群組染病、自我隔離、停課停工停業、失業潮等現象接連浮現,令人憂慮的事情像永不止息,在此時鼓勵別人樂觀,似乎很可笑。不過,「紐約時報」專文提出,樂觀並不等於盲目掃走焦慮消極的感覺,而是令人在困境中保持希望,不至於被負面情緒壓垮。

伴你留家抗疫的好朋友:烘焙

烘焙能為人帶來治癒感覺,從搓揉麵粉團、看著麵團在焗爐內漸漸膨脹,直至嗅到烤焗香氣,每個細節都令人樂在其中。在減少外出的日子裡,不論是焗麵包,還是與家人製作薄餅,都讓不少人解煩解悶。據「衛報」報道,烘焙可助人分散注意力,緩解疫症氛圍下的焦慮感。

疫症之夜:或無眠,或噩夢

疫症的陰影不只籠罩全球,甚至入侵你我的夢。即使沒受感染也好,人們均因恐懼和憂慮,或是無眠到天亮,又或是噩夢發不停。尤其是在確診個案和死亡數字不斷攀升的美國,從精神科中心以至社交平台,都有各類人士異口同聲訴說,他們難以睡上一覺,心頭飽受煎熬。

3 款應用程式助紓壓?

現代生活節奏急速,精神疾病成為城市人的隱患。據美國國立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數據表示,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曾受焦慮症困擾。加上近來疫情肆虐,人人為防疫留在家中,更易引起焦慮與不安的情緒。精神狀況每況愈下怎麼辦?Vox 文章提議,可以借用手機應用程式達到減壓效果。

如何暫緩不斷反芻的創傷經歷?

在風雨飄搖的日子中,經歷過不同程度創傷的人,創傷恐怕在往後的日子都會揮之不去,出現「反芻思考」(Ruminating Thoughts):個人的消極經歷及感受,過度侵擾思緒,像是過去經歷的創傷等,在腦內不斷重複出現。許多心理健康狀況,包括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創傷後遺症,都與反芻思考有關。

遠端工作增壓力損健康?

不用回辦公室固然有其好處,例如彈性上下班時間、可同時在家照顧幼兒、避免在辦公室中分心。對於在家工作者,更節省了惱人的長途通勤時間。但世事往往不是十全十美。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商法學院企業教育首席講師 Stephanie Russell,於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指出遠端工作的弊端,包括有可能增加壓力,甚至影響健康。

政局動盪,如何調節個人情緒?

看現場直播、追蹤新聞報道、寫評論、響應大小活動…… 無間斷的政治運動、一條又一條沉重的消息,有否令你感到焦慮、失落和不安?美國有大學調查發現,部分人的身心健康會因為政治因素而變差,甚至在社會間形成「集體病態」。我們要如何調整自己,以走得更遠?

追劇也有「舒適圈」:何以你又重看 Friends?

不看大台,打開 Netflix,你最愛看的是哪套劇?Stranger Things、House of Cards 還是 The Crown?或許都比不上 Friends 和 The Big Bang Theory 這些經典 sitcom 吸引。為何每月花錢訂購服務,觀眾卻都「喜舊厭新」,放著千億製作的大熱劇集不看,夜夜重溫倒背如流的歐美「殘」劇?

寫下字句,抒發情緒

連儂牆上便利貼及文宣單張的一字一句,不只是純為表達政見,更是用作抒發心中烏氣,以排解憂慮,平伏情緒。正如哈佛醫學院曾指「表達式書寫」,即寫出有關創傷或壓力生活經驗下的想法及感受,可助人應對在不同事件中所受的情緒影響。

臨床心理治療前,先有情緒急救

在不穩定的時代,兒童及青少年身心靈備受衝擊,不單肉體需要醫治,情緒也需緊急支援。心理治療費用本就昂貴又耗時,療程要花上數月之餘,漫長的輪候時間亦是其中一大障礙。美國新聞網站 Vox 指出,心理學博士 Jessica Schleider 試圖解決問題,她在紐約石溪大學開設了實驗室 Lab for Scalable Mental Health,先以 30 分鐘為孩子提供「情緒急救」,當中並不需要臨床醫生的介入,期望填補輪候心理治療的真空時間。

呃 Like 生態如清教徒生活?

如今神已不再「介入」世俗生活,卻由社交媒體取而代之,導致了普遍的焦慮和恐慌,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成為全天候無間斷的監察領域,無論是思想或行為,信仰和外表,每一個人都無所遁形,可供所有人看見,拿去和其他人比較,甚至作為批判的理由。這種新的文化生態,其實和清教主義嚴密監察個人行為的風氣,異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