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情緒

|共30篇|

Tom Holland:不能承受的留言

電影「蜘蛛俠」男主角 Tom Holland 近日宣佈暫時退出社交平台,擁有 6 千 7 百萬追蹤者的他坦言,在網上讀到有關自己的報道時,情緒會陷入漩渦。有些人認為,名人應習慣被大眾評頭品足,但置身網絡世界,他們每天要承受大量負面批評,當中很多更是不負責任、不合理或純「Hater」留言,長期下來,身心都難以承受。更甚是被攻擊的對象往往不只是名人,普通網民也同樣容易受到困擾。

【明辨曲直】懂得嘲諷,是智慧開端

說話「有骨」似乎令人不好受,但細想之下,其實諷刺揶揄能減輕當面譴責及冒犯的威力,或在讚美恭維時化解對方尷尬。甚至有研究證明那可以讓人更有創造力,並助人在情緒低落時發洩負面情緒。心理學家及神經科學家亦發現,要做到挖苦諷刺,話中有話,大腦需要克服無數障礙才能作出正確演繹,這比普通陳述需要動用更多腦力。

不必以負面情緒為恥

新一年才剛開始,本應充滿期盼。但隨著壞消息接踵而至,使得不少人陷入負面情緒中,當中有些人會強迫自己不再想傷心事,當負面意念在腦海中縈繞不去時,他們甚至會質疑是自己太懦弱。不過,心理學研究反映,人要學會正視及了解自己的躁動不安,才能化悲憤為力量,保持身心健康。

紅眼:「喪青獻世樂團」—— We are Zombies but alive

他們看待世界的觀點,跟長久允的電影鏡頭一樣奇特,跟 Zombies 的走路姿勢一樣奇怪。明明活在一個廢墟之中,卻又總是恐懼著,當他們長大以後,未來需要面對一個怎樣的廢墟。因為他們仍在想像未來的世界末日,但其實,世界早已來到末日,未來就是連世界末日都沒有。

請承擔責任,別再以為自己是「受害者」

「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有人不想看到我們強大」、「西方國家恃強凌弱、抹黑打壓」,凡此種種論調,相信我們並不陌生。換成個人,假如遭受真正傷害、壓迫,宣稱受害十分重要。但,即使曾遭受的傷害屬實,沉溺於受害者的世界,而非走出谷底,日後只會以「受害者心態(victim mentality)」行事。

知恥近乎勇:羞恥感如何助人成長?

人常以好壞區分情緒,羞恥、受辱的感受則多被歸類為負面一類。然而,褪去社會施加的污名,找尋羞恥感的根源,便會發現健康的羞恥感,乃是驅使個人成長以至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推手。心理治療師 Joseph Burgo 在推出新書之際,撰文分享對於羞恥感的重新發現。

學習呼吸法

緊張時深呼吸,幾乎成為勸人平伏情緒的陳腔濫調。不過,即使是陳腔濫調,似乎也能起減壓作用。法國精神科醫生及心理書籍作家 Christophe André 形容,適當的呼吸方法,就像取之不盡的力量,能為人提供動力、放鬆心情。

情緒化進食:愈傷心愈吃,愈吃愈傷心

網上流行的一張 meme 這樣說:你傷心所以你吃東西;你吃東西所以你肥;你肥所以你『又』傷心…… 這樣的惡性循環,往往是情緒化進食種下的果。有研究認為,當我們無法有效調節情緒,即情緒失調(emotional dysregulation),情緒化進食便成為紓緩情緒手段之一,亦是其中一項導致 BMI 上升的原因。

擁抱令人感覺良好

擁抱會令人感覺好一點,不特別抗拒擁抱的人相信都會認同,此說最近更得到了科學的支持,一項美國研究表明擁抱可以減少由社交活動引起的不良情緒。以後遇上不開心、有壓力、不如意,有更實在的理由可以去擁抱一個人。

風光背後:英國足球員的精神問題

英國首相文翠珊繼任命「孤獨事務大臣」後,日前再宣佈設立「預防自殺大臣」一職,希望營造令人較易求助的環境,從而減少輕生者人數。有人或會質疑當局小題大作,但至少英格蘭職業足球員總會認同有此必要,因為該會發現一個可悲趨勢 —— 球員身價屢創新高的同時,因精神問題求助的人數亦創新高。

「壓力」,從何談起?

本來壓力是描述的用詞,沒有感覺可言。後來,憂愁與緊張心情,就漸漸以「壓力(或精神壓力)」一詞代替了。「壓力」從何時起成為心情呢?「壓力」的新意義,源自匈牙利內分泌學者 Hans Selye 的研究文章。在 1930 年代,Selye 曾經做過實驗,從動物各器官中抽出汁液,將各汁液注入老鼠體內,觀察這些汁液如何改變老鼠體內的荷爾蒙分泌。結果發覺,各種注射液都令身體內分泌系統有相同的反應。這些反應與徵狀,Selye 稱之為「壓力(stress)」。

逃避可恥又沒用,男士們去看心理治療吧!

很多感到情緒窒息的男士,害怕面對自己的感情,更遑論理解他人感受。這會令關係緊張起來,更可能導致災難性,甚至暴力的後果。她強調不應把男士全部病理化,但倘若男士能破除世俗眼光,自行尋求心理治療,這些同樣被壓迫的男性,或會成為挑戰父權主義的重要一員,並藉此反思性別定形、合理化性暴力、貶抑女性等文化。有婚姻及家庭治療師指:「假如男性無法面對自身的痛若,他們亦不太可能同情他人的痛苦。」

為甚麼有人會自殘?

對於自殘者而言,令人恢復平靜,感覺良好的不是痛苦,而是痛苦由開始到消失的過程。身體的疼痛(無論是病痛還是自殘導致)結束的時候,不但令人重新感覺舒適,還導致心理上如釋重負,形同一種獎賞機制,獎賞所得不僅是疼痛消失,還有隨後出現的快感。Franklin 猜測,這是由於大腦處理生理和心理的區域經常重疊,譬如說,大腦的前扣帶迴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腦島(Insula)同時負責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亦即腦神經無法清晰辨別受傷的感覺由何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