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

|共186篇|

視錯覺:有助了解自閉症兒童的日常觀看方式

大腦由接收到解讀所見影像,需執行多種操作;其中有些為捷徑,例如當試圖理解視錯覺時,大腦會慣性套用某些運作模式,而忽略了實際差異並產生幻覺。一項針對 60 名兒童(其中 29 名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研究發現,自閉症患者處理幻覺圖像時,這些捷徑和心智操作異於常人,可能影響其大腦建構日常生活畫面的方式。

恐懼:同時驅動利他主義的情緒

很多人會把恐懼歸類為負面情緒。坊間有很多慰藉心靈的書籍和網絡文章,鼓勵人們要克服內心恐懼,以建立豐盛人生。每個人都會有感到害怕的時候,這是本能反應,但不是很多人會明白恐懼的本質。喬治城大學心理學教授 Abigail Marsh 的著作 Fear Factor 就嘗試解釋恐懼情緒如何影響人類的行為,有時候甚至令人作出利他行為。

球迷太緊張興奮,可能會傷身?

今年世界盃摩洛哥 2 比 0 擊敗比利時後,在荷蘭的摩洛哥球迷大肆慶祝,但其後球迷行為開始失控;另一邊廂,布魯塞爾亦有球迷上街,最終演變成騷亂。隊伍在比賽中得勝或慘敗,均足以掀動支持者的情緒,研究更發現,賽事甚至會影響體育迷的身體狀況。

人要持續學習,人工智能也要?

每當人類接觸新事物,就會結合以往所學,精進技能和擴闊知識。但人工智能欠缺這種不斷學習的能力,只能根據特定目標,於訓練階段學習;在執行任務或完成後,均無法接收其他新知識 —— 換言之,每次學習新事物,都要重頭開始。為此,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電腦科學家 Christopher Kanan 正在研究讓人工智能不會遺忘、持續學習的演算法。

實驗:身處大自然 1 小時有益大腦

城市環境雖然便利,但亦證實與增加焦慮、抑鬱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包括精神分裂症)的風險有關 。最近,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於「分子精神病學」雜誌提出解決方案,表明即使只短暫逗留郊外,已能激發大腦變化,有助降血壓、減少焦慮和抑鬱、改善情緒、睡眠、專注力,記憶力和自癒能力。

人要到幾歲才真正成年?

法定成人年齡每個地方有所不同,包括香港在內,最多地方選擇 18 歲,而世界上最大成年歲數也不過是 21。近日英國國民保健署心理動力學心理治療師 Moya Sarner 就在科學雜誌 New Scientist 上撰文,指出過往人們可能完全錯誤理解成年概念,人過了法定年齡之後,也不一定擁有成年人的心智。

嬰兒經驗失憶症:為何你我都忘了人生最早期片段?

你人生最久遠的記憶是甚麼?上幼兒班第 1 天?小時候受傷經歷?相信你未必能想起,自己在 2 歲前發生過甚麼事。科學家們稱這個現象為「嬰兒經驗失憶症」(infantile amnesia),世上絕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羅格斯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 Vanessa LoBue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解釋嬰兒的記憶能力。

為何這麼多男孩喜歡冒險?

早年研究指出,人的大腦直至 25 歲才完全發育,青春期的青少年正處於情緒高漲、敢於冒險的時候。不過,部分男性青少年,似乎比女性更熱衷於從高處一躍而下、跳橋、游往危險水域等冒險行為。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男性比女性更投入且停不了冒險的原因複雜,包括大腦運作方式與男女演化差異的結合。

成年版過度活躍症:常被忽視卻又影響深遠

提起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 ADHD),很多人都會聯想起一個上課不專心、經常坐不住的小朋友。不過,ADHD 症狀未必在童年時代就能發現,可以到成年後才被診斷出來,但到此時,患者的生活已深受影響。心理學家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細述如何辨識成人 ADHD 的徵狀以及治療方法。

神經科學家透過「連身裙」,解釋人們各持己見的原因

2015 年,一幅間條連身裙(#TheDress)照片,將網民分成了兩大陣營:有些人看見裙子是黑色和藍色的,有些則認為是白色和金色。有趣的是,雙方也無法看到對方聲稱所見的顏色,更質疑彼此視力有問題。這幅圖一度在 Twitter 以每分鐘過萬條推文瘋傳,還引起紐約大學研究意識和感知的神經科學家 Pascal Wallisch 注意,意圖解釋箇中原理,及人們經常處於二元對立、意見分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