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分別為美國化學家巴文迪(Moungi Bawendi)與布魯斯(Louis Brus),以及俄羅斯物理學家葉基莫夫(Alexei Ekimov),以肯定他們發現和研究「量子點」(Quantum Dots)的成就。這些只有人髮 10 萬分之 1 直徑的納米粒子,究竟如何為我們帶來最新一代 QLED 電視屏幕技術,更令納米科技未來變得可能?
顏色
|共28篇|
【展覽】BUAISOU 藍染魅力,淬鍊獨有的生命之藍
日本天然藍染工匠團隊 BUAISOU 由 4 個年輕人組成,搬到德島居住,展現出不一樣的藍染及堅持。「青出於藍:BUAISOU 之日本天然藍染工作」是他們於香港的首個大型展覽,亦是 CHAT 六廠的全新季度展覽。展覽將以沉浸式裝置展現 BUAISOU 的藍染作品、工具和真實還原工作室空間,讓大家感受他們「從農地到衣櫥」的獨特概念與嶄新的傳承方法。
神經科學家透過「連身裙」,解釋人們各持己見的原因
2015 年,一幅間條連身裙(#TheDress)照片,將網民分成了兩大陣營:有些人看見裙子是黑色和藍色的,有些則認為是白色和金色。有趣的是,雙方也無法看到對方聲稱所見的顏色,更質疑彼此視力有問題。這幅圖一度在 Twitter 以每分鐘過萬條推文瘋傳,還引起紐約大學研究意識和感知的神經科學家 Pascal Wallisch 注意,意圖解釋箇中原理,及人們經常處於二元對立、意見分歧的原因。
你家居顏色如何,你工作情緒也必如何?
目前很多人都要在家工作,但又抱怨家中環境不適合辦公,關鍵可能在於家居顏色,有時無印式的素色設計未必是最好,略加黃藍點綴,反而有助我們提振精神,有建築設計師就分享當中的用色心得。
Gloria Chung:自我審查的攝影年代
也許在這些人眼中,商業世界的考慮比言論自由更珍貴。我們本身可以擁有這些自由,因為這是基本人權,不需要任何人、組織或機關給予,很多人卻怕「瀨嘢」而選擇自我放棄。
外國勢力論:防禦性軟實力
6 月 9 日以來,有 3 場百萬人規模的遊行,整場運動規模之大,贏得不少國際政客的同情和關注,同時也觸動中央政府的神經。中央把整場運動定性為外國勢力策動的顏色革命,其實整個「外國勢力論」,可以從國際關係的軟實力理論框架理解。
變色寄生蟲,再證「進化論」
早在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的年代,就已開始利用鴿子作為實驗室的研究對象。時至今日,美國猶他大學的生物學家團隊再一次利用鴿子,展示了生物為適應環境而出現的進化過程。不過,這一次的主角並非鴿子,而是鴿子身上的寄生蟲。
尼羅河之水:一瓢風靡歐洲的淡綠色
19 世紀歐洲曾經對東方文化心蕩神馳,藝術家與建築師紛紛依據想像創作理想的東方,一種名叫「尼羅河之水(Eau de Nil)」的淡綠色,此時乘著歐洲的埃及熱潮風靡上流社會,主導設計潮流。美國作家 Katy Kelleher 指出,這種淡綠色並非源自尼羅河,又與埃及沒有實際關連,它究竟是從何而來?
粉紅色的文化史
走過鬧市中的窄巷,粉紅色的霓虹燈管,象徵了廉價和庸俗的色情交易。在 18 世紀的上流社會,罕見的粉紅色衣物,卻曾是奢華風尚的代名詞。幾個世紀以來,社會對粉紅色所代表的意涵產生了巨大變化,它曾經在不同時期被認為象徵女性,代表女權,有時它是色情、媚俗,有時它是高雅,甚至含有犯禁的意味。「所有顏色都有它的指涉,但我認為粉紅色確實是最具爭議性,同時最分裂的顏色之一。它能夠引起人們異常強烈的情緒,無論是好還是壞的方向。」
掠奪而來的一片藍:新西班牙巴洛克藝術
在 19 世紀前的歐洲,藍色是皇室貴族的象徵,深邃的群青藍更須由阿富汗的礦石提煉而成,因此都是價值連城的稀有顏料,多只見於聖母瑪利亞的畫像上;但 17 世紀的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藍色顏料竟垂手可得,在不同題作的作品中隨處可見。究竟這些顏料從何而來,一直是個不解謎團,直到 20 世紀中期,考古學家終於在中美洲的瑪雅古文明身上發現答案。
無印設計:愈簡單愈多元,極簡背後的複雜工藝
「我們以一種設計來因應多樣化的價值觀。不是按照各種細微的需求開發多種商品,而是採用廣泛涵蓋所有需求的設計。」愈簡單的食材,愈考驗廚師的本事,對無印良品會長金井政明來說,極簡商品也是如此。
李衍蒨:嬰兒木乃伊綠色的手
2005 年於匈牙利的南部一村落的一個挖掘項目共找到逾 500 個墓穴,所有墓穴都被界定建於 12 到 16 世紀之間。而其中一個被遺忘的箱子裡面,裝著一隻奇異的綠色木乃伊手。
阿基里斯:古希臘的膚色歧視
如今看到的古希臘大理石雕像,外表看來雖一片雪白,但當初其實有上色,並非因為古希臘是白人社會,或有崇白的風氣。事實上,古希臘人既不是今日語境下的歐洲人,亦不是白種人。隨著學者一再為古希臘文明翻案,如今已有轉折。今年 BBC 和 Netflix 聯合製作的新電視劇「特洛伊:城市的淪陷(Troy: Fall of a City)」便成功引起不少網絡討論,尤其是劇組起用了英國黑人演員 David Gyasi 去飾演故事主角之一的阿基里斯。但阿基里斯是黑人這說法又有多可靠呢?
婚紗為何要白色?要問維多利亞女皇
哈里王子婚禮將於本月 19 日舉行,與一眾凡夫俗子的婚禮不同,英國王室的婚禮經常成為全球焦點。最大原因自然是人們可從典禮,一睹那份貴族氣派,所以新娘子的婚紗,亦是媒體的報道重點。披上一襲華麗的白色婚紗、行西式婚禮,或是不少準新娘的夢想。然而,何以婚紗設計多以白色為主,設計師及新娘甚少選擇其他顏色?儘管有解讀為白色代表純潔,但若回溯起源,原因卻不盡然。
劇毒、殘忍、趣怪的古代煉色術
在現代的印刷技術下,只需要一個顏色編號,都能夠以電腦程式進行計算和生產打印。但在過去的日子,煉製顏料殊不容易,尤其罕見而鮮艷的顏色,其來歷都大有學問,並且一直與諸多傳說和駭人奇事扯上關係。稀有而鮮艷的顏料,不但價格昂貴以及有著來歷不明的身世,其神秘色彩背後,往往也是附帶劇毒的。而人類一直無法抗拒鮮艷獨特的顏色,儘管在今日看來,所有顏色都可以化約成一組編碼,但不同顏色背後曾對人類造成的誘惑和傷害,最終還是會成為印在歷史文獻上的一頁。
網球是甚麼顏色?與你的生活習慣有關
到底網球是綠色還是黃色?在多達 3 萬個投票者之中,52% 表示是綠色,42% 認為是黃色,而且在不能回答 Color Code 或走中間路線的前提之下,綠組和黃組涇渭分明,皆堅稱另一方是「色盲」。這不就像在 2015 年引起全球網民熱議的那條「連身裙」嗎?
藍即男,紅即女,是從何而來?
顏色本身並無「性別」,一切取決於人,賦予顏色何種「性別」;久而久之,形成集體先入為主的印象。因此人對顏色的定型亦非一成不變。以藍與粉紅為例,紐約時裝學院博物館總監 Valerie Steele 指:「在 18 世紀,上流社會的男孩與女孩,分別以穿粉紅及藍色為主。」原因在當時,粉色被認為是男孩的顏色。
陶傑:香氣譜詩
音樂可以有顏色,而色彩的紅藍黃白黑,也可以是不同的音階。視覺、聽覺、味覺的 Fusion 互通,叫做「聯覺」(Synesthésie),譬如:紅色是辛辣的,綠色是清涼的,紫色是甜的,而黃色帶一點芳甘。
牽動情緒的顏色力
Christian Louboutin 和 YSL 為何要為一對紅底高跟鞋打官司?因為顏色擁有令人聯想的能力,我們看到紅底高跟鞋,就會想到 Christian Louboutin;看到橙色,就會想起 Hermes;見到 Tiffany Blue,就會想起 Tiffany & Co.。每個高級品牌都想擁有讓人過目不忘的顏色商標。美國彩通色彩研究所(Pantone)的副總裁 Laurie Pressman 指出:「顏色不僅是產生情緒的設計元素,更是傳達信息的重要溝通工具。」各大企業將顏色應用於商品設計和市場營銷,改變我們的感覺、思想甚至消費模式。
中世紀富豪的光與彩
當時色彩染料,得來不易,非常昂貴。藍紅衣衫,在現代城市人眼中,或許易「撞色」,引人注目卻不一定順眼,但在中世紀時,這些鮮色衣袍就是美服貴服,「撞得起色」的人非富則貴,所以就算「撞」得不美也是不要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