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常以後:3 年疫情,成過眼雲煙?

A+A-
圖片來源:Paul Yeung/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封關、搶口罩、搶購廁紙、在家工作、Staycation、六點後無堂食、安心出行、疫苗通行證…… 3 年疫情步入尾聲,這些經歷似乎沒想像般刻骨。有别於醫護人員、長新冠病患或親友染疫身亡的人,我們或已開始忘記大流行歲月。專家相信,這種善忘乃人腦的機制使然。

記憶的形成,至少涉及 3 個相互關聯階段:先是大腦以海馬體及杏仁核等區域的神經元變化,來對新信息進行編碼,神經元包含記憶痕跡細胞(engram cell);再來是鞏固記憶,它會在海馬體「重播」,也會重新分配到皮層的神經元,以便長期儲存,其餘多數信息也會丟失;最後透過檢索記憶,重新啓動海馬體及皮層的痕跡細胞。因此記憶並非恆久,它會流失及變化。

我們記得的事,則往往是獨特、充滿情感及認為值得回想,多為個人生活及影響深刻之事。疫症這種可怕而罕有的歷史事件,理應難以忘懷。但這 3 年來我們經歷太多,社交距離、超級傳播者、第 N 波疫情、新變種等等,大腦難對超載信息進行編碼。石溪大學心理學教授 Suparna Rajaram 自言,正在研究大流行相關記憶的她,也難想起一些問及受訪者的事件。

這是一個非常基本的記憶現象。即使是這樣感情強烈和危及性命的事件,你經歷得愈多,就愈難記住所有。

丹麥心理學教授 Dorthe Berntsen 則認為,刻板的抗疫生活難留記憶點。「我們一直做差不多的事,記憶大概將其合成一件事,所以我們對那幾年的記憶會很模糊。」亦有可能是,我們根本不願記住。Rajaram 指人們積極面對將來多於過去,因前者充滿想像空間。再感情激烈、戲劇性的事件,相關記憶也會消退和扭曲。911 恐襲一年後有研究發現,3,000 多名美國人中約 4 成無法準確憶起當天的事,卻自信沒記錯。

認知心理學教授 Norman Brown 在加拿大亞伯達大學研究自傳體記憶,她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這段記憶像是灰色的插曲;而對某些人來說,則是改變人生的事件或時期,他們的記憶會有所不同。」一個社會決定怎樣紀念這場疫症,則可能會影響它如何存在於我們的集體記憶,以及後世能從我們的經驗學到甚麼。而若光靠父母口耳相傳,欠缺書籍、電影、雕像、博物館等文化文物,大流行記憶或只及兩三代人。

正如這次疫症爆發之前,沒多少人記得 1918 年和 1919 年的流感大流行,當時感染了全球 3 分 1 人口,造成 5,000 萬人死亡。Rajaram 直言:「COVID-19 大流行會否一樣迅速很快就從集體記憶中消失?我想若以過去來預示未來,答案是肯定的。」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心理學教授 William Hirst 認為,各國政府及機構擁有保持集體記憶的關鍵資源及跨代結構。「所以問題是,我們有否感到具道德責任,要令故事不在此際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