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年紀愈大,愈不愛聽新音樂?

A+A-
圖片來源:hurricanehank/Shutterstock

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估計,2022 年世界各地的人平均每星期花 20.1 小時聽音樂,高於 2021 年的 18.4 小時。串流音樂平台興起,令人們更易聽到各地不同類型的新音樂。不過隨著年齡漸長,不少人會覺得新歌不如舊歌好,試聽新歌或不熟悉音樂的意願也會下降,澳洲天主教大學音樂系教授 Timothy McKenry 近日就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解釋為何人愈年長,對新音樂愈不感興趣。

學術界用「打開耳朵」(open-earedness)一詞來描述探索新音樂的意願,這種意願在生活中時而開放時而封閉。孩子一般到 11 歲左右都樂於接觸不熟悉的音樂,初踏入青春期開放程度會降低,及後會再度對不同音樂產生興趣。成年早期打開耳朵的程度會略有增加,然後再隨年齡增長而下降。

2013 年,一項涉及超過 25 萬名參與者的重要研究證實了這些隨年齡不斷變化的行為。研究更顯示,人在青春期後,音樂對生活的重要程度就會下降,青春期聽音樂的時數佔清醒時間的 20%,這個高峰會在成年期減少至 13%。

有研究人員認為,音樂參與度下降,可用社會心理成熟度解釋。青少年需要透過音樂顯示個人品味或作為話題,與社交圈子內的人交流,而成年人個性已定型,並建立起社會群體,發掘新音樂的動機就會減少。

加上聽力亦會隨年齡變化,特別是對響亮及高頻聲音的容忍度降低,也是某些人對新音樂興趣減少的原因之一。而且成年人亦可能因為有更多責任在身,難以再像年青時一樣花時間去探索音樂興趣。

不論隨年紀對新音樂興趣減少的成因為何,學者們一致認為,一個人的音樂品味很可能是受到青春期首次接觸的音樂影響。之所以在青春期建立音樂品味,首先是因為大腦在當時已發育至能夠完全處理收聽內容的程度,其次是因為青春期情緒高漲,會形成強大而持久的記憶紐帶。

McKenry 亦提到,音樂品味其實單純是一種多巴胺反應,源於大腦的識別模式,即聽到曾引起快樂的音樂,就預計能引起快樂感覺。但當一個人不再主動聆聽新的或不熟悉的音樂時,音樂模式與愉快感覺之間的聯繫就會被切斷。發展到這個階段,可能要長達 10 到 20 年時間,最終人們會因此與「年輕人的音樂」漸行漸遠,並難以再從中得到樂趣。

McKenry 建議老聽眾不要因覺得自己不會立即喜歡一首不熟悉的作品,就認為其不值得一聽,亦可以嘗試不同方法繼續擴大音樂視野,例如讓聽新音樂成為習慣、對聽到的新音樂抱持好奇心,了解音樂背後的故事以幫助大腦形成新的連結、找朋友推薦新歌等。